极速爆发!
六秒爆发第三阶段!
赵昊焕……居然是主动爆发?
如果是这样……
那这段时间苦修。
就太值得了一点!
因为在整个人类的短跑历史上极速能做到这一点的,除了博尔特和现在的苏神。
也只有巅峰盖伊能办到。
而盖伊的巅峰期受困于伤病,其实展现的时间并不是特别的长。这个时间点上他也是除了苏神和博尔特之外,在巅峰期有更大概率冲到六秒爆发第三阶段的选手。
虽然和苏神与波特这种巅峰期100%能够主动打开开关不同。
起码他也有一个概率。
能够提升到五成。
就已经是很不错了。
其余的人不管是鲍威尔还是布雷克加特林,想要爆发六秒爆发第三阶段怕是连两成的概率都不一定有。
已经算是非常非常大的助力。
甚至修炼的时候,兰迪就已经告诉过赵昊焕……
如果顺利的话,按照苏神点拨的一些关键节点,成功率甚至会超过盖伊。
达到六成甚至七成也不是不可能。
如果是这样的话。
就太值得了一点。
赵昊焕这几年的苦修主要就是围绕这个方面展开。
没有说想提升自己的前程多少。
反而是把突破重点放在了自己的极速和后程上面。
把自己的优势突破了更强,这个点他自己之前都没想过,但现在来看的话……
如果成了的话,自己维持巅峰期的能力也会更强,时间也会更长。
毕竟超过这个身高的选手,你除了博尔特没有一个人能兼具前程。
所以说博尔特才是上帝造出来的田径圣体。
其余人不具备这个生理条件。
赵昊焕也没有在这里多费多少力气,干脆心一横选择了兰迪建议的这个方面。
直接突破强项。
让强项变成更强项。
然后就有了眼下看到了这一幕。
砰砰砰砰砰。
50米是短跑“极速爆发”的起点。
此阶段身体彻底摆脱加速期的姿态束缚,进入“动力最大化释放”的峰值状态。
赵昊焕的技术核心,是将40-50米蓄力期储备的能量,通过送髋技术的“爆发式转化”,转化为持续的高速推进力,同时借助送髋的精准调控。
实现“极速输出”与“动作稳定”的平衡,避免和之前一样,在此阶段因发力过猛导致的动力损耗。
50-55米。
送髋的“爆发式顶推”与速度阈值突破。
50米处,赵昊焕的送髋技术从“蓄力摆髋”瞬间切换为“爆发式顶推”,核心是通过髋关节的主动前顶与快速外旋,将储备的弹性势能与肌肉力量一次性高效释放,突破个人速度阈值。
之前他在此阶段常出现“发力脱节”——
要么蓄力不足导致爆发乏力。
要么发力过猛导致动作变形。
而现在赵昊焕凭借40-50米的前置铺垫。
实现了爆发的“高速衔接”。
只见他当脚掌触地的瞬间。
臀大肌与腘绳肌同步进入“峰值收缩”状态。
借助髋关节的刚性支撑,将力量通过大腿传递至髋关节,随后髋关节以“快于加速期0.002秒”的速度向前顶出。
这种“爆发式顶推”并非单纯的“抬大腿”,而是髋关节围绕身体纵轴的“螺旋式顶推”。
在向前发力的同时,伴随1.5°的外旋,这种旋转既扩大了步长的有效推进距离,又通过下肢的轻微旋转,抵消高速运行中的离心力干扰。
送髋幅度从蓄力期的28°提升至31°。
大腿前摆高度接近与地面平行,但他通过核心肌群的强力收缩,将上半身前倾角度稳定在5°,避免因送髋幅度过大导致的上半身后仰。这种“顶髋不顶身”的控制能力,让爆发时的力线始终沿身体纵轴传递,确保每一分力量都转化为前进动力。
55米处。
他的速度继续突破,正式进入个人极速区间,而这一突破的核心驱动,正是送髋的爆发式顶推。
55-60米。
赵昊焕送髋的“动态稳定”与动力持续输出。
进入极速区间后,维持速度的难度远大于提升速度——
高速运行中,任何细微的动作偏差都会被放大,导致动力损耗。
赵昊焕在此阶段通过送髋的“动态稳定”技术,实现了极速状态下的持续输出,避免了莫斯科的时候“爆发即衰减”的困境。
“动态稳定”的核心是髋关节的“微调整机制”。
所以当赵昊焕当脚掌触地时,他的髋关节会根据地面反作用力的反馈,在0.001秒内完成0.5°以内的角度微调。
若地面反作用力偏大,髋关节会轻微后收缓冲,避免力量冲击导致的动作变形。
若反作用力偏小,髋关节则会加大前顶力度,弥补动力不足。
这种调整完全依赖身体的本体感知,是长期训练中形成的“肌肉本能”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《体坛之重开的苏神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!
喜欢体坛之重开的苏神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体坛之重开的苏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