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城大市街。
宋记米铺门前。
米铺的伙计方报出了米价,便迎来了店铺前所有百姓的惊异。便连原本前几日已在东城米铺中买过粮米的本地人家,此时也是瞪大着眼,嘴巴张的大大的。
伙计似乎挺满意这样的目光,嘴角轻撇,笑着道:“怎么,还嫌贵了,一升10文,一石米还不到一两银子……”
“啊,不是不是,是太……那个……”
问话的那人有些嗫喏,都不知要该怎么说话了。
他虽然未曾在此间买过,但如今京城的粮米那是什么状况?一升十文,便是前几日也难找几家这般价格的。
按往年的经验,他本以为要买到米会比较难,最起码价格亦不会太过便宜,像如今情况,一天一涨更属正常了。
谁成想,这里既有卖,且价格分毫未增,怎不叫人惊异。
不过,他可不敢说是便宜啊,他怕说了后,人家涨价怎么办,甚至觉得亏了不卖怎么办,他颇为忐忑的看着伙计。
伙计笑了笑,又放开嗓子喊道:“10文钱一升,概不还价,想赊账,那更是想也别想。且以五口之家为准,每日每户限两升,人多增,人少减,我宋家在京城所有的米铺商号,皆以此为准。
不过,你们也别想着糊弄咱,想蒙混……看到那边没有……”
伙计朝着街面远处的地方指了指,道:“那是寿宁伯特意派来的人,谁若是糊弄,可别说寿宁伯和咱宋家对不住了!
还有,正好趁这个当口给各位道一声,若是谁发现有人蒙骗,欢迎检举,去东城兵马司或是我宋家米铺皆可。伯爷会派人察查,一经查实,伯爷和我宋家,有重赏!”
“嗡~”
百姓们更加骚动了,一个个的眼神,变的比方才更加的热切。
甚至不少人眼神逡巡,直往四周边打量。
不过,暂时倒是失望了,因为宋家今日第一天如此卖米,消息尚未扩散而去。此间到来的,倒是没有特别有心的人。
伙计看着外间的百姓,脑子里回顾了一番,看是否还有遗漏,稍顷,他暗自点了点头。
“来吧,别磨磨蹭蹭的,还要买吗!?”
“买,买……”
那百姓赶忙点头,连声道。
拿出钱,拿出户籍官凭,伙计核对了官凭,在一旁的账簿上记下了户名。接着收钱,量米,很快便完成了这一笔交易。
两升米,二斤多不到三斤的样子,小小的布袋装着,提在手中,并没有多少分量,且对他一家五口而言,也不会吃的太饱,但如此年景,有如此情况,已是极好了。
故此,提着这轻薄的布袋,这百姓却感觉极重,重得让他心中更是极为踏实。
他看向伙计,犹豫道:“明日还能买吗?”
“自是可以,方才我说的话,你都没听明白吗?”
“听明白了,听明白了,只是我感觉,挺……”
“挺不真实?”伙计瞥了一眼,道:“也不看这是甚么地方,是我大明朝的京城,是天子脚下,此处,是皇帝他老人家授命咱们寿宁伯管着的东城,且给将我心放肚子里吧!
好了,赶紧的,让一让,别挡着后面的人!”
“对,前面的买完了赶紧让一让啊,咱们还等着呢,我一家老小都等着米下锅呢!”
那百姓有些不好意思的退了下去,门前的买卖重新开始,一个人一个人的上前,交易的极为顺利。
他走出了门店之前,回头又看了那店门前的幌子,想了想今日之事,狠狠的点了点头。
似乎要将某些事,牢牢的记在心中一般。
他回过头,目光在向那一处看去,那是街口一队兵马司兵丁所在,他快步跑了过去。
兵马司的这一队兵丁,是得了命令特意驻留此处维护秩序的,可店铺门前,忙而不乱,他们倒也无事。
不过,他们依然警醒的注视着周围,防止有突发事件发生,而突然见一名买好粮食的百姓跑到他们跟前,他们顿时心神一正。
莫不是方才伙计说的?
他们心中暗自猜测,不过,让他们失望了。
“感谢寿宁伯……感谢……各位官爷,小的……”
百姓有些结巴的说了一句话,接着便深深的鞠了一躬。
良久方直起身子,也不管面面相觑的兵马司兵丁,转身便匆匆离去。
“伯爷,您看到了吧,方才您看到的平常,便是由此间这般看似平常却并不平常的事点点促成。故此,这份平常,实属难得了!”
远处,张延龄看着店铺街上的一幕幕,听着耳边何俅的话,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。
……
时间过去了少许。
张鹤龄和皇帝私下说话用去的时间并不长。
没一会,禀报了其后要办的事,便告退出了宫门。
宫门口,何鼎并未曾离开,待在午门右侧门处,等着张鹤龄出来。
张鹤龄出来时,两人于此汇合,未多做寒暄,张鹤龄随口问了问他们查抄官员府邸的情况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佞幸:我的姐夫是皇帝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佞幸:我的姐夫是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