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羽叹服:“断粮三日,士卒丝毫不乱,马卫疆治军严整,有大将之风。”
马保道:“鹤霄这话却教我有些惭愧了。若非制司遣人来传信,援军三日必至,便是大罗金仙在此,也不能约束这些将士。”
张羽道:“虽是如此,也须得你马卫疆在此,若是换了旁人,也是不能。”便命麾下将随身携带干粮分与亢营众将士。
马保又问道:“鹤霄可见着那霍东山?那厮如何了?”
张羽也知霍东山于马保有杀兄之仇,却也只得实言道:“那厮确有些本事,我与振远一并战他,他不能敌,便即逃了,再未寻到他身影。卫疆放心,燕人今日吃了败仗,再无需忌惮,下遭我几个不分哪个遇了,也须得将他斩了,为令兄报仇。”
马保道:“留得那厮性命也还罢了,有朝一日我终须手刃此贼,方解我心头之恨。”
天黑后秦玉率众赶到,马保与张羽迎进中军帐中,众人落座。秦玉问了亢营近况,也对马保大加赞赏,而后众人便商议去留。
徐恒道:“如今我三营兵马,再加制司亲军,也只八千余人,燕代此一战虽败,却仍有近万兵马,胜负未决。斥候回报,燕代败兵已尽数退往和顺,他撤军仓促,辎重不及带去,然粮草却一粒也未曾遗下。我军粮草纵然节减着分发,一人一日只分三斤干粮,也只够三日之用而已。”
秦玉道:“既如此,此地已不可留,永业以为,我等该何去何从?”
徐恒道:“和顺已失,漳泽寨便没了用处,我等也不必强留。而今我大军去路有三条,至于何去何从,尚需璧城定夺。”
秦玉道:“是哪三条去路,请永业为我细细分解。”
徐恒道:“燕代军马占了我和顺城,乃是辽州心腹之患,这第一条路,便是我大军乘胜攻取和顺,尽数扫灭燕代贼子,除去大患。此路乃是保辽州稳妥之计,可将贼子驱出我大郑疆土,但贼子退去虽匆忙,守城却必不敢懈怠,我要偷袭,只怕也难。况且我军远来,未带得攻城器械,强攻并非良策。若是燕骑再袭扰我攻城兵马,我军只怕难有胜算。或言我军在和顺东北,此地正可断和顺粮道,但和顺城中原本便有些余粮,我军粮草却不能久持,倘若代人三日不运粮,我军粮草无以为继,便再没了退路。”
秦玉道:“嗯,此计虽稳妥,却是将我大军置于死地。若是和顺三日不能下,我左骁卫危矣。未处绝境而孤注一掷,未免得不偿失,永业还有何策?”
徐恒道:“璧城不愿犯险,我全军退回辽州即可。我等原路退回,贼子必不敢设伏,大军当无阻碍。纵然三日不能赶到辽州,却也近在咫尺,不致乱了军心。只是如此一来,贼子便在和顺稳住了阵脚,我再要收复和顺,便非易事了。贼子在和顺牵制住我大军,威胜军处我军便终要以寡敌众,相持日久,只怕难免疏漏。若是中路一着不慎被代人攻破,我左右两路便皆陷于险地,河东大局便也难以收拾。”
秦玉道:“徐使君以八千厢军尚可保河东无虞,若是我左骁卫两万五千大军却失城陷地,岂不堕了我左骁卫名头?倘若如此,我秦玉唯有一死以谢天下了。”
徐恒笑道:“倒也不致如此,只是我等筹谋,却也不得不作最坏打算。还有一条路,可使我左骁卫一战扬名。只是此计过于凶险,若成,则可直逼太原,若败,则我左骁卫精锐尽丧。”
秦玉看看徐恒,猛地想起数年前为陈封所献计策,心下已是了然。面上却不动声色,只道:“是哪一条路,请永业教我。”
徐恒道:“那便是我大军孤军北上,直取乐平。代军此来,必是东路兵马尽出,他乐平山与乐平驻守兵马必少,我大军必可一鼓而下。我军虽缺粮,却可直取乐平山代军营寨,他寨中纵然粮草不多,想来也够我用上两日。若得两日粮草,便足够我取了乐平,大军粮草便可在乐平筹措。我若占了乐平,和顺代军必然撤兵,收复和顺便可兵不血刃。而后我大军西进,与威胜军兵马约定一同攻打南北关。南北夹攻,太岳山唾手可得,代国西路兵马便不足为患。太岳山在我手中,岂非可发兵直逼太原?”
众人皆已听得呆住,秦玉沉吟不语。徐恒这条计策虽险,却比数年前他向陈封所献计策还要稳妥些,此刻他才明白当年陈封不愿用这条计策的原委。
此计若成,天大的功劳便在眼前,郑国垂涎多年的代国疆土也有望攻取。若能扫灭代国,燕国再不敢轻易进犯,北疆可望罢息刀兵。待到国力强盛之时,郑国还可北出雁门伐燕,一统北方。自己若得此功,足以名垂郑国史册。
但若不成,八千余条性命皆在自己一人手中,这些人日日在眼前,纵然是最微末的小卒,他秦玉即使不能叫出名字,却也熟悉那些面孔。若是这许多人皆命丧此役,他秦玉便万死莫赎了。便是他自家的性命,也必将葬送于此役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《兴亡云烟事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!
喜欢兴亡云烟事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兴亡云烟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