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一股暗流开始在雒阳城中涌动……
惠和坊街角的“知味轩”茶楼里,说书先生的惊堂木一响,满座茶客便都静了下来。
先生清了清嗓子,呷了口茶,却不讲什么神仙鬼怪、江湖恩怨,反而压低了声音,神神秘秘地开了口。
“各位客官,今儿咱不说别的,就聊聊这宫里的新鲜事。话说当今太子殿下聪慧过人,只可惜啊,心思没在正道上。
终日里与一群匠人为伍,不读圣贤书,反倒把个清雅的东宫,弄得叮当作响,乌烟瘴气,长此以往,国将不国啊!”
话音未落,邻桌一个锦衣士子便重重放下茶杯,接口道。
“先生所言极是!我等读书人,忧心如焚!反倒是三皇子刘睢殿下,仁孝聪慧,昨日还亲临儒学院,与王朗先生探讨《春秋》,见解之深刻,让王公赞不绝口,抚须长叹,言殿下有太宗之风啊!”
(注:汉太宗,即汉文帝刘恒,刘邦次子,庙号太宗,谥号文。)
两人口中的王朗不是别人,正是当初与孙策相斗的王朗,在江东之战被刘瑁击败后,王朗辞官归乡,在东海郡教书育人。
而在刘瑁拿下东海郡后不久,他就被刘瑁请入儒学院,为自己教授儒生,而他的儿子王肃也在章武十年的科举之中夺下了明史科的魁首。
而说到王朗,他如今倒是有一个刚满十岁的孙女,与太子刘祺的长子刘睿同岁的王元姬……
一时间,茶楼里议论纷纷……
有人嗤之以鼻,觉得是无稽之谈;有人却信以为真,摇头叹息。
随后这股风就从茶楼酒肆吹进了寻常巷陌,最后连贩夫走卒都在私下里议论太子的“不务正业”以及三皇子的“仁德贤明”。
更有人对天发誓,说曾亲眼见到五彩凤凰落在三皇子府邸的屋檐之上,霞光万道,久久不肯离去……
与此同时,负责宿卫皇城北门玄武门的几队兵马,也悄无声息被更换了人选。
新来的校尉脸上带着一丝不属于军人的精明,对手下士卒的训话,也总是有意无意地偏向于三皇子。
半个月后,宫中传来消息:陛下偶感风寒,龙体抱恙,需静心修养,免朝数日。
杨府之中。
“哈哈哈哈!机会!来了!”
杨修拿着刚刚得到的情报,脸上露出了近乎癫狂的笑容!
原来上面写的是刘瑁已经重病缠身,张仲景、华佗等人一直居于宫中,为刘瑁诊治,只怕命不久矣……
时机已到!
当晚,夜色如墨。
杨修一声令下,早已被渗透的宫中部分宿卫开始行动,以“陛下静养,任何人不得打扰”为名,迅速封锁了紫微宫通往外界的几处宫门。
而他自己,则端坐于书案前,铺开了两卷不知从何处而来的明黄诏书,提起一支紫毫笔,饱蘸浓墨,笔走龙蛇。
他杨修自负书法冠绝当代,能模仿天下任何人的笔迹,此刻模仿起刘瑁笔迹,竟也是惟妙惟肖,几可乱真!
“第一道:废太子刘祺,斥其‘不修德政,沉迷奇技淫巧,德不配位,非社稷之主’!”
“第二道:立三子刘睢为皇太子,赞其‘仁孝聪慧,文武兼备,宜承大统’!”
两道“圣旨”一挥而就,杨修吹干墨迹,细细端详着自己的作品,脸上满是陶醉。
现在,就差最后一步,盖上那代表至高皇权的传国玉玺了……
“动手吧!”他眼中寒光一闪,低喝道。
“喏!”
随着杨修的命令,两个身影自阴影中走出,躬身领命,转身离去。
此二人不是别人,正是新袭爵的魏国公荀适,与尚未袭爵的钟繇之子钟毓。
他们,竟然也是杨修的人?
※※※
时间倒回数天前,崔林前往魏国公府与荀适商议之时……
“主意倒是不错,可是……”
荀适眉头紧锁,脸上满是忧虑。
“德儒兄,你我手中无一兵一卒。而陛下却将天下兵权牢牢握在手中。
京畿之地,更有赵国公坐镇,其子赵统更是军中宿将,深得士卒之心。
且锦衣卫密探遍布天下,我等稍有异动,恐怕不等动手,人头已经落地了……”
崔林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与得意,冷笑一声。
“国公多虑了……那杨家毕竟四世三公,门生故吏遍布朝野,我亦假借从兄崔琰的名义,借机将杨氏、崔氏的子弟亲信,安插入宫中宿卫、郎官之列!
更重要的是,陛下开科举擢寒门,打压我等,早已引得京中世家怨声载道!
我已暗中联络他们,都愿倾力相助!
这一次,我们要让那位高高在上的陛下知道,这天下,终究是我等世家的天下!”
数日后,钟府。
钟毓听完崔林的全盘计划,年轻的脸上满是激动与紧张。
“崔叔,父亲让我全权配合您,现在要怎么做?”
“等!”
此时的崔林异常冷静。
“等一个陛下龙体抱恙,无法临朝的绝佳时机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《魂穿三国,成为最强前夫哥?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!
喜欢魂穿三国,成为最强前夫哥?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魂穿三国,成为最强前夫哥?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