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闻言,心中猛地一跳,面上却不动声色,只是端起茶杯轻啜一口,淡淡道:“哦,这般巧么?五指山是老丈老家?细细说来听听。那地方……如何?”
那老杂狐也吃得差不多了,用袖子抹了抹嘴,浑浊的老眼里满是丝追忆与苦涩。叹口气道,“回大人话,那五指山啊……是个苦寒之地,穷山恶水,风不调雨不顺呐。”
他伸出一只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,比划着:“为啥叫五指山呢?就是因为那山形古怪,不像别的山那般山连着山,而是孤零零的五座山峰并排立着,远远瞧着,真就跟一只手张开五指按在地上似的。那山石黝黑,寸草难生,看着就愁人。”
“小老儿祖上好几代都住在山脚下一个小村子里,都讲靠山吃山。可那地方,种啥庄稼都长不好,十年里头倒有九年是灾荒年景。不是大旱,就是山洪,要么就是莫名其妙的冷风,能把秧苗都冻死。”
“一直都是这样么?”九九听来,这五指山跟谢籍听倪家老祖宗讲的有些不一样。
老杂狐摇了摇头,脸上满是辛酸:“小时候还好,虽然日子苦,但村里好歹还有些人气,大伙儿互相帮衬着,挖点野菜,打点野物,还能勉强糊口。可后来……越来越不行了。”
他压低了声音:“老人们都说,那地方的地脉死了。灵气像是被什么东西抽干了一样,土地越来越贫,连山里的野兽都越来越少,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艰难,乡亲们实在熬不下去,就开始陆陆续续搬走了。”
九九心中一动,平白无故,灵气怎会被抽干,这其中多半有些蹊跷。
“我爹娘去得早,我后来实在活不下去了,大概……也就是我十五六岁那年吧,跟着最后一拨逃荒的乡亲,离开了那里,就在青丘地界四处流浪,靠采药换口吃的,再也没回去过。”
“算起来,都有两百多年了……那时候一起逃出来的人,也没几个还在世了。”老杂狐感慨道,“我估摸那五指山,现在怕是鬼影子都没一个喽。不曾想大人竟还知晓此地,可是大人家中祖上是从五指山出来?”
九九静静地听着,心中暗忖:“这便讲得通了,难怪四处打听全不知晓,原来却是荒废多年,早就没了人烟……那今日还真算侥幸。”
讲来的确是侥幸,这老杂狐恐是知晓五指山这个地方,为数不多的还在世的活人(妖)。全因九九一点善念,方才没有错过。可见冥冥中,还是有些玄机。
见老杂狐如此问起。当下便借坡下驴:点头应承道:“不错。我家祖上……正是从五指山出来,后来在外站稳了根脚……你可还记得如何去到五指山?我倒有兴趣去瞧瞧祖籍地。”
老杂狐立刻恭维道:“小老儿幼时听最老的祖辈提过一嘴,说很久很久以前,五指山也曾有过灵气充裕的时候,今日见大人玄狐天姿,方知不假。”
他是穷困卑微之杂狐,得知故乡曾出过玄狐这般惊为天人的大人物,便立刻会生出一些骄傲自豪——虽然这大人物与他并无半文钱关系。
“大人要回去看看祖地,这是天大的好事。只是……唉,小老儿离开那里实在太久了,只记得个大概方位……是在青丘北边……”
“具体怎么走,哪些小路近道,早就记不清了。这一路上山势变化,河流改道,听说有些地方还新开了官道,建了新城……小老儿这脑子里装的,还是两百多年前的老黄历。”
老杂狐颇有些愧疚道:“怕是……怕是给大人指不了详细的路,万一指错了,耽误了大人正事,小老儿万死难辞其咎。”
九九闻言,心中虽略感失望,但也能理解。两百多年,对于寿命悠长的妖族来说也是漫长的时光,地貌变迁,路径变化实属正常。
却见那老杂狐犹豫了一下,抬起头,鼓起勇气道:“大人……若是……若大人不嫌弃小老儿脚程慢,是个累赘……小老儿……倒是愿意试着带大人走一遭。”
见九九目光看过来,他连忙解释道:“虽然具体的路径记不清了,但大致方向,还有那五指山独特的山形,小老儿就是死也忘不了。只要到了那附近,就一定能认出来。小老儿总有七八成把握,能把大人带到。”
九九听闻老杂狐愿意带路,心中念头飞转。
“他虽然修为低微,但胜在对青丘各地熟悉……有他同行,却是方便许多。”
但眼下究竟是先去寻到五指山,确认地方,还是先去找到小炤姐,把五指山一事告诉她,倒教她有些犯难,颇为踌躇。
九九先前本已打定主意要去寻小炤姐,将原委告知于她。却不料这随口一问,竟问出了五指山下落,实在是意料之外的惊喜。
思来想去,寻小炤姐也是为了更好打探五指山所在,现在既然已经知晓,似乎没有必要再去叨扰,等寻到五指山,笃定便是均墟之地,再与小炤姐联系不迟。
想到此处,九九心中已有主张。她望向一脸忐忑的老杂狐,点了点头,语气平和:“好,既如此,那便有劳老丈带路了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朱雀鸣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朱雀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