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洛克那老家伙又在吹嘘当年的战绩了。”艾莉丝笑着指向平衡之堂的侧门,果然看到洛克被一群孩子围在中间,他拄着那柄磨得发亮的平衡战斧,唾沫横飞地讲着“如何用一斧劈开深渊蠕虫的鳞片”。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,其中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,正学着他的样子挥舞着一根木斧。
林逸也笑了。洛克的故事里总有七分夸张,但孩子们爱听,他也乐得讲。那些带着传奇色彩的战斗,在岁月的打磨下,早已褪去了血腥与残酷,只剩下“守护”与“勇气”的内核,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,落在孩子们心里。
午后,托姆带着几位来自南方雨林的德鲁伊来访。这些德鲁伊穿着用平衡草编织的长袍,腰间挂着能与植物沟通的木牌,他们此行是为了请教“平衡之树的养护之道”——雨林里的“共生林”最近出现了力量失衡的迹象,光明属性的植物长得过于繁茂,压制了黑暗属性的菌类生长。
“不是‘养护’,是‘倾听’。”林逸领着他们围着平衡之树慢慢走,“你看这棵树,从不多浇一滴水,也从不多施一把肥,它需要的只是阳光、雨露和不被打扰的生长。力量失衡往往不是因为某一方太强,而是我们太急于干预。”
一位年长的德鲁伊若有所思地摸着树干:“您是说,我们应该让植物自己找到平衡?”
“就像当年的迷雾沼泽。”艾莉丝补充道,“我们以为必须毁掉深渊之门才能解决问题,最后却发现,只要引导而不强制,连遗忘之兽都能找回原本的样子。”
德鲁伊们恍然大悟。托姆趁机拿出纸笔,将林逸的话一一记下——这些年,他一直在整理“平衡箴言”,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三大本,里面既有林逸等人的经验之谈,也有普通人在生活中总结的智慧,比如“吵架时先听完对方的话”“分面包时多给对方掰一块”。
送走德鲁伊后,瑟兰的孙子抱着一卷古籍匆匆赶来。这孩子继承了瑟兰的严谨,年纪轻轻就成了大陆有名的符文学者,他手里的古籍是刚从万仞峡谷的遗迹中发现的,上面记载着上古时期“世界之心第一次苏醒”的场景。
“您看这里!”年轻人指着古籍上的插画,画上是一群穿着兽皮的先民,围着一颗跳动的光球跳舞,他们的动作既不像祈祷,也不像祭祀,更像是在与光球对话,“原来上古先民不是在‘供奉’世界之心,而是在‘陪伴’它!”
林逸看着插画,突然明白了什么。世界之心需要的从来不是“守护”,而是“理解”——理解它的跳动,理解它的呼吸,理解它每一次能量波动背后的需求。就像父母对待孩子,不是把他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,而是陪着他长成他该有的样子。
“把这个发现告诉议会吧。”林逸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,“让他们别再围着世界之心建那么多观测塔了,留一片空地,让它自由呼吸就好。”
夕阳西下时,平衡之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,像一只温柔的手,轻轻覆盖住整个橡果镇。镇民们陆续来到树下,有的放下刚出炉的面包,有的挂上亲手缝制的护身符,有的只是静静地坐着,感受着树干传来的温和脉动。
这是橡果镇新的传统——“平衡夕会”。不需要任何人组织,到了傍晚,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聚集到树下,分享一天的收获与烦恼,有时是工匠抱怨“以太熔炉的温度总调不好”,有时是农妇念叨“菜地的光明菜长得太慢”,但说着说着,总会有人想出解决办法,就像树的枝叶,自然而然地伸向需要阳光的地方。
林逸坐在人群中,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。他很少说话,只是微笑着听着,偶尔有人问起“当年如何调和冰火之力”,他也只说“就像你们现在讨论怎么种好菜一样,多试几次就懂了”。
他知道,自己的经验早已过时。这个时代的平衡,不再是对抗深渊与黑暗,而是调和以太能量与传统魔法,平衡工业发展与自然保护,甚至是处理不同文化间的摩擦。这些新的课题,需要托姆他们这一代人用新的智慧去解决,就像当年的自己,必须走出前辈的阴影,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之道。
夜幕降临时,孩子们点燃了挂在树枝上的灯笼。这些灯笼是用透明的平衡草纸做的,里面的烛火分别浸染了三种力量,点燃后,金色的光、紫色的光与银色的光在灯笼里交织,透过草纸映在地上,形成一个个流动的平衡符文。
洛克不知何时搬来了一坛珍藏的果酒,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。酒液在杯中泛着三色光晕,那是用平衡之树的花瓣酿造的,入口先是光明的清甜,接着是黑暗的醇厚,最后留下混沌的微麻,三种滋味在舌尖交融,竟说不出的和谐。
“敬平衡!”洛克举杯,声音依旧洪亮。
“敬平衡!”所有人都举起杯子,清脆的碰撞声在夜色中回荡。
林逸也举起杯子,望着头顶流转的灯火,望着身边笑谈的人们,望着远处平衡之堂透出的温暖光芒。他突然觉得,自己这一生所求的,不就是眼前的景象吗?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,没有万众瞩目的荣光,只有这样平凡的夜晚,这样安宁的小镇,这样一群懂得彼此包容的人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无限流之中式副本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无限流之中式副本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