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永乐朝的民生比之明朝中后期还是强许多的,底层百姓当然很辛苦,但没苦到后来那般田地。
变数自然在于塞国,那边的农民原先也是大明的百姓,现在人家那边过得什么日子?你再怎么封锁消息,老百姓还是知道一些的,毕竟那么多年的劳务派遣还是有大明人看到那边的实际情况的。
一比较下来,大明百姓的痛苦指数蹭蹭往上涨。官府就只能把塞国的老百姓说的水深火热,要不你让这边的人怎么活?
但陶氏益农推行良种玉米,百姓是算不清这笔账的。
陶氏益农的玉米种子卖给各地官府是8分钱一斤,一亩地5斤种子,需要4毛钱。可天知道明朝官府卖给老百姓是多少钱啊,关键你这玩意儿还不让留种。
增产当然是好事,可交税是拿钱算的,到时候你官府怎么收税?
玉米算是副粮、杂粮,跟大米小麦的价格自然是不同的。
官府可不管你那个,有些地方官府甚至派兵丁纵马践踏老百姓的庄稼,非逼着人家改种玉米。
这都算好的,还有些官府把陶氏益农免费配送的【玉米营养粉】扣下,然后向农民收二茬钱。
老百姓哪里懂营养粉有啥用,你不给我大不了不用呗。结果说好的良种,到了抽穗的时候软趴趴到了一地,颗粒无收的比比皆是。
本来想着算计大明老农的陶氏代表都看不下去了,回去把大明百姓的惨状一说,直接给管理层干出负罪感了。
老话说“穷生奸计,富长良心”,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同情也没用,你就算想捐钱捐粮,也到不了那边老百姓头上。
这一年陶氏益农的玉米在大明推广了500万亩,销售额高达200万元!
别看这个数量大的吓人,其实主要是陶氏的种子卖完了,要不还能卖更多。对比清朝的玉米种植面积将近1亿亩(0.97亿亩),只能说大明的农业市场潜力还有待挖掘。
喜欢塞音老仙闹大明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塞音老仙闹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