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末:我成了周遇吉之子

凤舞祥云

首页 >> 明末: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>> 明末: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 七天拯救大明?我还是上吊吧 天天勾栏听曲,成镇国驸马了? 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 大秦:腹黑始皇,在线吃瓜! 最强皇子:我能召唤文臣武将 抗战: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 重生南美做国王 明末辽东从军行 大军阀:杀敌暴兵,建立无上帝国 
明末: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凤舞祥云 - 明末: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全文阅读 - 明末:我成了周遇吉之子txt下载 - 明末: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小说

第302章 华夏报

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

第302章 华夏报

周云对向云社也做了调整,在兼副社使李岩和高云伍的协助下,新设常务处,专门协助自己打理向云社事务。

常务处有三人,分别分管宣传、组织和社务。

在宣传部下,周云创立了筹备已久的报社。

他找来南明弘光朝的降臣陈子龙和夏允彝担任报社正主编。

陈子龙曾是南明弘光朝的六科给事中,官职虽小,权力却大,以敢于直言闻名。

他文学功底深厚,是崇祯十年的进士,对大明忠心耿耿。

起初,他并不愿为周云效力,周云便将报社的职能与作用细细与他讲解,并和他剖析天下局势。

一番长谈后,陈子龙才勉强答应,找来好友夏允彝一同任职,他正夏副,分别驻地汝阳,南京两城。

此刻,周云正在报纸印刷作坊视察,陈子龙紧跟在侧。

作坊里,工人们穿梭忙碌,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木屑的味道。

现在的报纸印刷主要依靠雕版和活字两种技术,雕版印刷模板制作耗时久。

周云便暂时选用活字印刷,反正报纸并非日报,先活字印刷后雕版,七到十天出一版即可。

陈子龙看着作坊人员熟练地将纸张铺在已经排好版的活字版上,准备印刷,内心激动万分。

毕竟,这可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报纸,且出自他手,第一版就将发布重大消息,不难想象届时会引发怎样的轰动。

虽说以前也有邸报但与这报纸是有极大的不同的,无论是针对的对象,内容以及影响都有巨大的差异。

前者只能算是朝廷文书,后者则为广而告之,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将是截然不同。

“陈主编,南京夏副主编那边的模板送过去了吗?”周云的声音突然响起,打断了陈子龙的思绪。

陈子龙忙拱手行礼,恭敬回道:“回王爷,已于昨日清晨八百加急送过去了。”

“嗯!”周云微微点头,目光中透着思索,“这南京还是太远了,一千多里路,要晚几天才能印刷发行了。”

“王爷,印出来了!”陈子龙的声音中满是兴奋,只见一张墨迹未干的报纸已被印好,轻轻放在一旁。

周云快步上前,拿起报纸,仔细端详。

由于活字印刷模具不够平整,有些字印得微微歪斜,但好在不影响阅读。

他将报纸递给陈子龙,陈子龙双手接过,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,大声喊道:“成了,报纸成了,咱们大夏的《华夏报》成了!”周云看着他激动的模样,心中也涌起一丝欣慰。

他知道,陈子龙兴奋不仅因为报纸问世,还因为自己曾承诺,让他借助手中的笔,在报纸上延续六科给事中的职责,通过报纸发挥更强的监督作用。

华夏元年十月十二日,《华夏报》正式发行。

第一批报纸数量有限,只在汝阳城内发售,定价十五文钱一份。

价钱是贵了点,周云觉得但这刚开始能购买报纸的也就是官员士绅和商人富户,平头百姓现下只会观望,暂时不会花这么多钱购买一张报纸的。

陈子龙依照周云的办法,雇了几十个小孩,周云称呼他们为报童,让他们拿着报纸沿街叫卖。

陈子龙悄悄跟在一个分好报纸的小孩身后,来到街上。

“卖报咧!《华夏报》!夏王令:我大夏自今始启用新年号啦!”

“卖报,卖报,夏王令,我大夏恢复科举啦!快来买啊!”

“卖报咧!大夏新政新气象,重大消息啊!”

孩童们清脆的叫卖声在汝阳城的大街小巷回荡,像灵动的音符,打破了往日的平静。

正在门口送客的米行钱老板,刚送走一位陕西的大主顾,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卖报声。

“卖报,卖报,天大的好消息,夏王令:商税减免啦!”

钱老板心中一动,商税减免?真有此事?他赶忙走上前去,问道:“小孩,你刚说夏王令商税减免?这消息从哪来的?”

小孩扬了扬手中的报纸,脆生生地说:“喏!这上面写的,这是朝廷发的报纸,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呢!”

钱老板伸手就要拿过报纸看看,小孩却迅速收手,说道:“老板想了解里面的内容,可以买回去慢慢看,十五文钱一份。”

钱老板一怔,没想到这张纸竟要十五文钱。

五文钱贵吗?对平头百姓来说,确实不便宜,一文钱都能买一个馒头了;可对钱老板而言,十五文钱不过是九牛一毛。

他觉得贵,只是因为难以想象一张纸能值这么多钱。

但他还是掏了十五文钱递给小孩,小孩递过来一张对折两后仍比书本大不少的纸张。

钱老板带着怀疑的目光拿起报纸,只见报纸开头醒目的位置印着“华夏报”三个大字,下面印着日期:华夏元年十月十二日,由大夏向云社宣传部发行,一排小字在旁。

下面是正文:“奉天承运,夏王诏令:‘本王以天下之才,当为天下所用。今四海初定,百废待兴,特诏恢复科举,广开贤路,以揽英才,共襄盛举,振兴家国。着礼部速行筹备,晓谕天下。’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喜欢明末:我成了周遇吉之子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明末:我成了周遇吉之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