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今名人记

念楠方

首页 >> 古今名人记 >> 古今名人记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 七天拯救大明?我还是上吊吧 天天勾栏听曲,成镇国驸马了? 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 大秦:腹黑始皇,在线吃瓜! 最强皇子:我能召唤文臣武将 抗战: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 奋斗在沙俄 抗日之铁血智将 佣兵1929 
古今名人记 念楠方 - 古今名人记全文阅读 - 古今名人记txt下载 - 古今名人记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小说

第150章 宋义:风云乱世中的跌宕人生

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

第150章 宋义:风云乱世中的跌宕人生

第一节:崭露头角

宋义出生在秦朝末年一个并不富裕但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。自幼,他便对兵法谋略展现出浓厚的兴趣,常常废寝忘食地研读各类兵书,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在乱世中施展自己的抱负。

当时,天下局势动荡不安,秦朝的暴政引发了各地百姓的强烈不满,起义的烽火在各地悄然燃起。宋义敏锐地察觉到时代的变革,毅然决定投身于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之中。他凭借着自己对兵法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,开始在一些小规模的军事活动中崭露头角。

宋义的初次亮相,是在当地一支起义军对抗秦军的战斗中。那时,起义军面对强大的秦军,士气低落,将领们也一时无计可施。宋义主动站了出来,他详细分析了秦军的布阵和行动规律,提出了迂回包抄、突袭秦军粮草辎重的策略。起义军将领们采纳了他的建议,结果大获全胜,成功击退了秦军。这场战斗让宋义声名鹊起,他的名字开始在起义军的圈子里传播开来。

不久后,宋义的才能传到了项梁的耳中。项梁是楚国旧贵族后裔,在反秦起义中势力逐渐壮大。他听闻宋义的事迹后,对其十分赏识,便将宋义招致麾下。宋义在项梁军中如鱼得水,他积极为项梁出谋划策,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的谋划。在这些战役中,宋义充分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分析能力和战略眼光,帮助项梁的军队多次击败秦军,逐渐在反秦势力中树立了威望。

第二节:谏言项梁

随着项梁军队的不断胜利,项梁开始有些骄傲轻敌。宋义察觉到了这种危险的情绪,他深知骄兵必败的道理,于是多次向项梁进谏,提醒他要保持警惕,不可大意。

宋义忧心忡忡地对项梁说:“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。今卒少惰矣,秦兵日益,臣为君畏之。”他指出,如今士兵们因为连续的胜利而逐渐懈怠,而秦军却在不断增兵,形势对义军十分不利。然而,此时的项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,并没有把宋义的话放在心上。

宋义无奈之下,只好另想办法。他主动请求出使齐国,希望能联合齐国共同对抗秦军,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暂时避开项梁的刚愎自用。在出使齐国的途中,宋义遇到了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。宋义与高陵君显交谈甚欢,他再次表达了对项梁军队前途的担忧,并预言项梁若不改变态度,必将遭遇失败。

正如宋义所料,项梁在之后与秦军的战斗中,由于轻敌冒进,被秦军将领章邯偷袭,在定陶战败身亡。高陵君显在得知项梁的死讯后,对宋义的先见之明佩服不已。他见到楚怀王时,便大力举荐宋义,称宋义“论兵,项羽不如。”楚怀王听闻后,对宋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决定召见他。

第三节:怀王重用

宋义见到楚怀王后,凭借着自己对天下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出色的口才,详细阐述了当前反秦斗争的形势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。他分析了秦军的优势和劣势,指出义军虽然在一些战斗中取得了胜利,但不能忽视秦军的强大实力,必须联合各方力量,谨慎应对。同时,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战略建议,包括如何整合各路义军、如何与其他反秦势力合作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进攻时机等。

楚怀王对宋义的见解大为赞赏,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。于是,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,封他为武信君,将楚军的指挥大权交给了他。项羽则被任命为次将,范增为末将,一同随宋义率领楚军北上救赵。

宋义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,他决心不辜负楚怀王的信任,带领楚军在反秦斗争中取得更大的胜利。然而,他或许没有想到,自己与项羽之间的矛盾,将在接下来的行动中逐渐激化,成为影响楚军命运的关键因素。

第四节:安阳滞留

宋义率领楚军行至安阳时,却突然下令军队停留不前,这一停就是四十六天。宋义的这一决定让楚军上下都感到十分困惑,尤其是项羽,他急于与秦军决战,为叔父项梁报仇。

项羽多次向宋义进言,认为应该迅速渡过漳水,与赵军内外夹击秦军,必定能大破秦军。然而,宋义却有着自己的打算。他认为秦军攻打赵国,若秦军胜利,必定疲惫不堪,此时楚军再趁机出击,可坐收渔翁之利;若秦军失败,楚军则可趁势西进,直捣咸阳。因此,他想等待秦赵双方两败俱伤后再采取行动。

宋义不仅按兵不动,还在军中举行盛大的宴会,为自己的儿子宋襄送行。宋襄要去齐国担任相国,宋义亲自将他送到无盐,大摆宴席,饮酒作乐。而此时的楚军士兵们却面临着寒冷和饥饿的困境,军中士气逐渐低落。

项羽对宋义的行为极为不满,他愤怒地对将士们说:“将戮力而攻秦,久留不行。今岁饥民贫,士卒食芋菽,军无见粮,乃饮酒高会,不引兵渡河因赵食,与赵并力攻秦,乃曰‘承其敝’。夫以秦之强,攻新造之赵,其势必举赵。赵举而秦强,何敝之承!且国兵新破,王坐不安席,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,国家安危,在此一举。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,非社稷之臣!”项羽的这番话,道出了许多楚军将士的心声,也为他后来采取行动埋下了伏笔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喜欢古今名人记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古今名人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