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拿起青铜笔,在空白的纸页上快速绘制机关阀的图谱 —— 炉盖内侧刻着环形轨道,阀片按八卦方位排列,每片阀片都连接着一个小型机关按钮,旋转炉盖时,按钮带动阀片移动,改变细孔的开合程度。图谱线条流畅,细节清晰,连阀片的厚度、机关按钮的大小都标注得一清二楚。
李御医凑上前仔细查看,眼中满是敬佩:“灵枢先生,这机关阀的设计真是精妙!既保留了青铜香器的原有功能,又解决了青烟浓度无法调节的难题,实用性大大增强。有了这个改良,香器不仅能在疫区使用,还能在日常防疫中推广,对百姓的益处更大。”
负责绘制图谱的王大夫,是川蜀有名的画师兼医者,擅长将复杂的医理与医器结构用图谱清晰呈现。他接过灵枢绘制的草图,点头说道:“灵枢先生放心!我会按这个设计,绘制出详细的机关阀结构图,标注好每个零件的尺寸与制作方法,确保学子们能看懂、能制作。”
素问则在完善《阴阳辨症录》的 “子午流注辨症” 部分。她将道家 “子午流注” 理论与墨家辨症方法结合,在稿纸上写道:“子时(23:00-1:00),脉气在胆,此时辨症需重点关注肝胆经 —— 若试毒叶泛绿且患者伴有口苦、失眠症状,多为胆经戾毒,需用薄荷、柴胡熬制汤药,配合香薰中的佩兰成分调理;午时(11:00-13:00),脉气在心,需关注心经与小肠经 —— 若试毒叶泛黑且患者伴有心悸、胸痛症状,多为心经戾毒,需立刻用圣火朱砂急救,同时服用黄芪、丹参汤药补心益气。”
来自川蜀的授课医者王大夫,擅长治疗湿热病症,他指着手稿中 “湿热与戾毒辨症” 的部分,提出建议:“素问大夫,川蜀地区气候潮湿,百姓易患湿热病症,而湿热与戾毒的症状相似,都可能出现身体泛斑、体温异常,学子们在川蜀行医时,很容易混淆。我建议在书中补充‘湿热与戾毒的区别’—— 湿热患者舌苔黄腻、大便黏腻,试毒叶接触汗液后泛淡绿且无青烟;戾毒患者舌苔泛绿、大便干结,试毒叶接触汗液后泛深绿且有青烟。这样能帮助学子们更准确地辨症,避免误诊。”
素问欣然采纳,拿起朱砂笔在手稿中补充:“多谢王大夫!这个区别很重要,不仅川蜀地区,岭南、江南等潮湿地区都可能遇到类似问题。我们还需在书中加入各地的特色病症与应对方法,比如岭南的瘴气与戾毒区别、西域的风寒与戾毒区别,让学子们毕业后,无论去哪个地区行医,都能应对当地的常见病症。”
负责整理临床案例的李大夫,是岭南有名的外科医者,他将手中的案例集递给素问:“素问大夫,这是岭南地区近年来遇到的‘戾毒与外伤并发’的案例,共二十个,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症状、辨症过程与治疗方法,可补充到‘疑难杂症辨症案例’部分,让学子们了解如何应对复杂病症。”
素问接过案例集,仔细翻看,脸上满是喜悦:“这些案例很珍贵!能帮助学子们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我们尽快整理出来,编入教材。”
就在这时,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伴随着学子慌张的呼喊:“灵枢先生!素问大夫!不好了!医器房的青铜材料突然泛着幽绿,试毒叶一碰就变成焦黑,像是被戾毒污染了!”
灵枢与素问心中一紧,立刻起身,快步朝着医器房赶去。李御医与授课医者们也紧随其后,脸上满是担忧 —— 医器房的青铜材料是制作脉诊仪、香器的关键,若被污染,不仅会影响教学,还可能让学子们在制作过程中染病。
医器房内,原本整齐堆放在角落的青铜材料,此刻竟泛着诡异的幽绿,表面凝结着极细的黑色丝线,像蜘蛛网般缠绕在青铜上。一位学子拿着试毒叶,小心翼翼地靠近青铜材料,叶片刚接触到丝线,就瞬间变成焦黑,边缘还冒着极细的青烟,与接触水晶棺戾毒时的反应一模一样。
“是寒戾石的戾气!” 灵枢的声音带着凝重,他蹲下身,仔细观察青铜材料上的黑色丝线,发现这些丝线比之前遇到的引戾丝更细、更隐蔽,几乎与青铜的颜色融为一体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,“是余孽搞的鬼!他们虽未现身,却在暗中用寒戾石污染学府的物资,想破坏我们的教学!可学府四周布有圣火盏与简易的阴阳阵,能挡住普通的戾毒,余孽是怎么将戾气送进来的?”
他起身检查医器房的门窗,发现西侧窗户的窗棂上,缠着一丝极细的黑色丝线 —— 正是与青铜材料上相同的隐戾丝,丝线一端连接着窗外,另一端延伸至青铜材料堆,显然是余孽从窗外将隐戾丝送进来,顺着窗棂缝隙进入医器房,污染了青铜材料。
“余孽将隐戾丝藏在空气中,借着风势吹到窗棂上,再顺着缝隙进入房内,” 灵枢的眼神变得冰冷,“他们知道我们重视医器制作,想通过污染青铜材料,让我们的医器课无法正常进行,拖延学子们的学习进度;更恶毒的是,若学子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被污染的青铜材料,很可能会通过皮肤接触感染戾毒,引发新的疫病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