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赛结束,两派各诊断对五位百姓,难分胜负。陈阿牛笑着说:“赵兄的机关医器确实精准,能辨出阴阳失调与戾毒的区别,我得向你学学,改良我的简易脉诊仪。”
赵谦也拱手:“陈兄的速度快,适合民间应急,我也得借鉴你的方法,简化机关医器的操作,让更多人能用得上。”
另一边,林薇的湿热派与阿依莎的西域圣火派则合作研究 “湿热与瘴气的混合症”—— 林薇带来川蜀的湿热病例,阿依莎则提供西域瘴气的防治经验,两人在案前展开《道墨医典》,结合各自的实践,修改着药方。
“川蜀的湿热多是‘阴湿’,需用干姜、苍术驱寒,” 林薇指着医典,“但西域的瘴气是‘阳毒’,需用圣火草、薄荷清热,两者混合,就得按道家‘阴阳相济’的道理,调整药材比例。”
阿依莎点头,取出圣火草粉末:“我之前在西域试过,圣火草加苍术,能同时驱湿热与瘴气,只是比例难把握。你看,按墨家‘矩尺比例法’,圣火草三钱、苍术二钱、干姜一钱,是不是可行?”
两人按这个比例配药,用赵谦的机关香器熬制,汤药泛着淡金,散发着清香。李御医找来一位患有混合症的渔民,服用汤药后,半个时辰便感觉好转,脸色也红润了许多。
“成功了!” 林薇与阿依莎激动地击掌,“这方子既能治川蜀湿热,又能防西域瘴气,以后百姓们再遇到这种病,就有办法了!”
灵枢与素问站在一旁,看着各流派的竞合与创新,眼中满是欣慰。“你看,陈阿牛与赵谦相互借鉴,一个简化操作,一个提升精准;林薇与阿依莎结合地域经验,创新药方,” 素问轻声说,“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—— 道墨医道不是死板的,而是能在各流派的实践中不断成长,适应不同的需求。”
灵枢点头,目光落在庭院角落的墨家机关柱上 —— 柱子上刻着墨瑶祖师的 “兼爱” 二字,与道家的太极图相互映衬。“墨家虽渐渐隐于历史,但它的‘兼爱济世’与机关智慧,已融入各流派;道家的‘阴阳调和’,也成了各流派辨症的基础,” 灵枢的声音带着感慨,“这就是‘墨隐道兴’的真谛 —— 不是谁取代谁,而是融为一体,形成独一无二的中医体系,这也是我们作为医灵转世的使命。”
就在这时,灵枢袖中的青铜符与素问鬓角的青铜小鼎同时发烫,符面与鼎身泛着金红,指向庭院外的终南山方向。两人对视一眼,心中一紧 —— 残踪气的源头,似乎在终南山方向汇聚,而且气息比之前更浓,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唤醒地脉中的残踪。
“李院正,我们得去终南山看看,” 灵枢的语气凝重,“残踪气在汇聚,恐怕余孽要有所行动了。交流会就拜托您与各流派的医者,继续交流创新,同时加强防护,若有异常,用机关螺联系我们。”
李御医点头,语气坚定:“你们放心去吧!各流派会同心协力,守护好交流会,守护好汴京。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,见证我们大宋医道的繁荣!”
灵枢与素问不再耽搁,快速收拾行装,骑着快马朝着终南山方向出发。庭院内的医者们纷纷挥手送行,陈阿牛喊道:“先生!我们会好好交流,等您回来,给您看我们的新成果!”
快马在汴京的街道上疾驰,灵枢回头望去,太医院的方向传来医者们的讨论声与笑声,心中既有欣慰,也有担忧 —— 各流派的繁荣是道墨医道的希望,可终南山的危机,却可能将这一切毁于一旦。
四、未时祖师显灵明使命:墨隐道兴续传承
未时的终南山,云雾缭绕,山间的青石板路泛着湿冷的气息,灵枢与素问骑着快马,沿着山路前行,空气中的残踪气越来越浓,青铜符的温度也越来越高,符面泛着的幽绿与金红交织,像一道警示的光。
两人来到圣火潭旁,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心头一沉 —— 圣火潭的水不再清澈,泛着极淡的幽绿,潭边的圣火根泛着的金红也淡了几分,周围的草木竟有几株泛着幽绿,显然是被残踪气污染了。
“残踪气比上次更浓了,” 素问取出试毒叶,放入潭水中,叶片瞬间变黑,“余孽肯定在潭底的地脉连接点做了手脚,想唤醒最后一块碎片的残踪。”
灵枢蹲下身,将青铜符贴在潭边的石头上,符面泛出金红,与圣火根相互共鸣。突然,符面浮现出墨瑶祖师的虚影,祖师身着粗布医袍,手持青铜药杵,面容凝重。
“灵枢、素问,” 墨瑶祖师的声音透过符面传来,“余孽已找到地脉连接点,正用寒戾石与残踪气,试图打开连接点,夺取最后一块水晶棺碎片。他们之所以在医派交流会上动手,就是想借各流派的医具与医者,扩散残踪气,削弱你们的力量。”
素问连忙问道:“祖师,我们该怎么办?各流派还在汴京,若残踪气扩散,他们会有危险,终南山的碎片也可能被夺走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