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妇人点头,银针缓缓刺入穴位,她只觉一股暖流顺着眼眶蔓延,多年的干涩感渐渐消失。“舒服!真舒服!” 老妇人激动地说,“好久没这么舒服了,感觉眼睛里像有水流过一样!”
灵枢递过一包药材:“大娘,这是十日的‘明目汤’,每日熬一碗喝,配合针灸,十日后来慈济堂复诊,我们再调整药方。” 老妇人的孙女激动得跳起来:“奶奶,您能看到我了吗?我长头发了,还穿了新衣服!” 老妇人笑着摇头:“还没看清,但我感觉快了,谢谢你,好孩子,谢谢你的大夫爷爷奶奶!”
此时,村外传来一阵马蹄声,一位身着官服的人带着随从赶来,是汴京知府。他看到义诊的场景,眼中满是赞许:“灵枢先生、素问先生,你们的慈济堂与义诊,真是惠及百姓的大好事!朝廷决定拨款五百两银子,支持你们的医疗救助基金,希望你们能帮助更多贫困百姓!”
灵枢拱手行礼:“多谢知府大人!有了朝廷的支持,我们能帮助更多人。我们计划在周边十个山区设立义诊点,每月去一次,让偏远山区的百姓也能看上病、吃上药。”
知府点头:“好!朝廷会全力支持你们,若有需要,随时可向官府求助。你们的善举,定会载入史册,流芳百世!”
可就在这时,一位刚拿到药材的村民突然倒地抽搐,他手中的药材泛着幽绿。“不好!药材里有残踪气!” 灵枢快步上前,用圣火草粉末撒在村民身上,幽绿的颜色渐渐消退,村民也慢慢苏醒。
“刚才拿到药材时,感觉里面有东西扎了我一下,” 村民虚弱地说,“然后就觉得浑身发冷,开始抽搐。” 墨善检查药材,发现里面藏着极细的寒戾石碎片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:“余孽真是阴魂不散!连山区义诊都要干扰,就是想让村民害怕,不敢再接受我们的帮助!”
素问则安抚村民:“大家别慌!我们会仔细检查每一包药材,确保安全。邪祟虽然可恶,但我们的仁心不会变,我们会一直在这里,为大家治病,直到所有村民都健康!”
村民们纷纷点头,有的还主动帮忙检查药材,空地上的气氛重新变得热烈。灵枢望着这一幕,心中清楚:公益医疗的路上虽有阻碍,但只要有百姓的信任与支持,只要他们坚守仁心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,就没有驱散不了的邪祟。
四、未时救助基金解危困:仁款暖民渡难关
未时的阳光已不似午时那般炽热,洒在汴京慈济堂的 “救助基金坊” 里。坊内的木架上,整齐摆放着捐赠账本、救助申请单,墙上挂着 “医疗救助基金公约”,上面写着 “专款专用,帮助重病贫困家庭”,空气中弥漫着墨香,夹杂着淡淡的草药气息,让人觉得安心。
灵枢、素问与墨善正审核救助申请,第一位申请人是城郊的张铁匠。他身着破旧的铁匠服,手臂上有一道伤疤,脸色苍白:“先生,我妻子得了肺痨,已经咳血了,家里的钱都花光了,还欠了债,求你们救救她!我还想让她看看我们的孩子长大,想让她好好活下去……”
灵枢接过申请单,上面写着张铁匠的家庭情况:妻子重病,孩子年幼,家中只有他一个劳动力,确实贫困。“张铁匠,你别着急,” 灵枢语气温和,“我们医疗救助基金就是为了帮像你这样的家庭。墨善,取二百两银子来,这是救助款,你拿着去抓药,不够再回来要。我们还会派大夫去你家,为你妻子诊治,制定专属的治疗方案。”
张铁匠接过银子,双手颤抖,泪水滴落在银子上:“多谢先生!多谢基金!你们就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!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干活,还会捐钱给基金,帮助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家庭!”
素问递过一张纸条:“这是我们派去的大夫的名字和地址,明日他会去你家。你妻子的病需要长期调理,别着急,慢慢治,一定会好起来的。道家讲‘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’,只要坚持,就有希望。”
张铁匠点头,紧紧握着纸条,仿佛握着救命的稻草,快步离开,去为妻子抓药。
此时,一位富商走进基金坊,他身着锦缎长衫,手中拿着一张银票:“灵枢先生,我听说了你们的医疗救助基金,很受感动,我愿意捐五百两银子,希望能帮到更多贫困家庭。我之前总觉得赚钱最重要,现在才知道,帮助别人比赚钱更快乐。”
墨善接过银票,认真地记在账本上:“多谢老爷慷慨!您的捐款,能帮助五个像张铁匠这样的家庭,我们会在账本上写下您的名字,让百姓们都知道您的善举。”
富商笑着摇头:“不用写我的名字,我只是尽一份力。希望你们的基金能越办越好,帮助更多人,让汴京的百姓都能看上病、吃上药。”
可就在这时,一位刚拿到救助款的老妇人突然哭喊起来,她手中的银子竟变成了黑色:“我的银子!我的银子怎么变黑了?这可怎么办啊?我还等着给我老伴抓药呢!他还躺在家里咳血,要是没银子,他就…… 他就活不成了啊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