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泽均医传星火,残踪袭教撼医基
一、辰时偏远教点启新学:道墨同教拓医途
辰时的汴京西郊 “青崖医学教点”,晨雾如轻纱般漫过院前的皂角树,树旁的石桌上摆放着墨家 “便携教学仪”—— 青铜制的箱体展开后是微型讲台,内置穴位模型、草药标本槽,在晨光中泛着淡金的光泽。教点是一间翻新的旧民房,墙面刷着白灰,墙上贴着墨家绘制的《人体经络图》,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艾草的清苦气息,酿成一股让人振奋的 “教医气”—— 这是灵枢与素问联合墨家传人设立的首个偏远地区医学教育点,旨在打破地域限制,让偏远学子也能学习中医,实现医学教育公平。
辰时三刻,二十名身着粗布衫的学子已整齐坐在教点内,他们多是来自周边山村的贫困子弟,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。灵枢身着素色长衫,手持一卷《道墨医基》,站在讲台前,袖中青铜符微微发烫:“‘有教无类,医泽天下’,孔夫子此语,正是我们设立教点的初心。前朝医学教育多集中在京城医馆,偏远学子想学医,需跋山涉水,且学费高昂,如今有了这青崖教点,你们足不出乡就能学医理、懂养生,未来更能成为守护家乡百姓的良医。”
素问鬓角的青铜小鼎泛着淡紫,她正调试讲台上的 “穴位演示仪”—— 墨家特制的青铜人体模型,经络处嵌着银丝,通电后会发光,清晰显示穴位位置。“道家讲‘知行合一’,学医不仅要读典籍,更要亲身体验,” 她按下模型旁的机关,银丝瞬间亮起,“这演示仪按墨家‘声光结合’原理制作,你们看,这亮起的银丝就是经络,红点标注的就是常用穴位,比单纯看图纸更直观,以后学习针灸,再也不用死记硬背。”
墨家传人墨教此时扛着一个 “便携教具箱” 走进来,箱内装着简易草药标本、微型针灸铜人、基础医典抄本。“灵枢先生,这箱子按墨家‘便携收纳’原理制作,” 墨教将箱子放在讲台旁,“里面的教具都是按学子需求定制的,草药标本标注了性味功效,微型铜人可拆解学习,就算以后你们回到山村,带着这箱子也能继续自学。”
首位发言的学子名叫阿牛,他来自十里外的青崖村,父亲因缺医少药病逝,这也是他来学医的原因。“灵枢先生,” 阿牛站起身,声音带着哽咽,“我想学好医术,以后为村里的百姓看病,不让他们像我父亲一样,明明只是风寒,却因为没大夫而丢了性命。只是…… 我没读过多少书,怕学不会复杂的医理。”
灵枢走到阿牛身边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阿牛,别怕!我们编写的《道墨医基》,用的都是通俗语言,比如讲‘春季养肝’,就说‘春天多吃菠菜枸杞,像给肝脏浇浇水’,好懂好记。而且墨家的教具都很直观,比如这草药标本,你摸一摸、闻一闻,比读十句文字都有用。只要你肯学,我们就肯教,一定能让你学会医术。”
阿牛重重点头,眼中重新燃起希望。此时,教点外传来一阵马蹄声,汴京知府带着随从送来一批书籍与药材:“灵枢先生,朝廷支持你们的医学教育公平事业,这批《黄帝内经》简读本与常用草药,就交给你们,希望青崖教点能成为典范,让更多偏远学子受益。”
灵枢拱手谢恩:“多谢知府大人!我们计划一年内,在汴京周边设立十个教点,三年内推广到全国,让医学教育公平的火种,照亮每一个偏远角落。”
可就在这时,一位学子突然指着《人体经络图》大喊:“先生!这图上的经络在变颜色!” 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图上的经络线条竟泛着极淡的幽绿,试毒叶一碰,瞬间焦黑 —— 是残踪气!“不好!教具被动了手脚!” 灵枢脸色骤变,仔细检查演示仪与草药标本,发现标本槽中藏着一缕黑色丝线,正是隐戾丝,“余孽竟在医学教点的教具中藏残踪气!他们想让学子觉得教具有毒,不敢学习,破坏医学教育公平!”
墨教立刻用圣火草粉末擦拭教具,幽绿渐渐消退:“这些人太可恶了!连偏远学子的求学机会都要破坏!我这就去检查所有教具,绝不让更多人受害!” 素问则安抚学子:“大家别慌!残踪气已被驱散,教具都是安全的。医学教育公平是为了让更多人懂医、行医,余孽越是阻挠,我们越要坚持,不让他们断了你们的求学路!”
学子们纷纷点头,重新坐回座位,眼中的坚定更甚。灵枢望着这一幕,心中清楚:医学教育公平是医脉传承的根基,只有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中医,才能让道墨医艺代代相传,余孽的破坏虽能制造波折,却挡不住教育公平的脚步。
二、巳时墨家器械助教学:巧械承教启医智
巳时的阳光已穿透晨雾,青崖教点的 “教学实践区” 挤满了学子。墨教正演示 “草药辨识仪”—— 青铜制的仪器能通过气味与外观,快速识别草药属性,仪盘上会显示草药的性味、功效,还会播放对应的医案小故事。“大家看好,” 墨教将一株枸杞放入仪器,仪盘瞬间亮起 “平性、养肝明目” 的字样,“这仪器按墨家‘感应识别’原理制作,你们以后在山中采药,遇到不认识的草药,用它一测就知道能不能用,比单纯靠经验识别更安全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