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奶奶按指导尝试,护腕只在动作偏差时轻震,片刻后就能顺畅完成动作:“太好用了!之前跟邻居学,总做错还不知道,现在有这仪器,我自己就能练,以后每天早上练一遍,身子肯定能硬朗!”
素问则在 “饮食指导区” 为老人讲解:“糖尿病的老人要注意‘少食多餐’,这指导仪推荐的‘南瓜小米粥’,既能饱腹,又不升血糖;高血压的老人要少盐,用‘醋泡花生’当零食,能辅助降血压。道家讲‘食饮有节’,按这来,慢病才能少复发。”
可就在这时,养生演示仪突然失控,动作变得急促,几位跟着练习的老人险些摔倒。“不好!仪器被动了手脚!” 墨宗快步上前,发现仪器的齿轮中缠着隐戾丝,仪盘泛着幽绿 —— 是残踪气!“余孽想让仪器误导老人,让老人受伤,误以为养生运动有害,破坏讲堂!”
灵枢立刻用圣火草粉末擦拭仪器,齿轮恢复正常:“大家别慌!仪器已修好,继续学习!余孽就是想让我们放弃养生,我们偏要学好,让自己健健康康,不让他们得逞!”
老人们重新跟着演示仪练习,李奶奶还主动帮身边的老人纠正动作:“我这护腕能提醒,来,我教你,这样动就对了!” 讲堂内的氛围重新热烈,养生的种子,在墨械与道理的滋养下,悄然在老人心中生根。
墨宗望着这一幕,感慨道:“墨家机关术本就是为‘便民’而生,能帮老人学养生、护健康,比造再多兵器都有意义。之前总怕器械复杂老人用不了,现在看来,只要贴合老人需求,器械就是最好的养生帮手。”
灵枢点头:“是啊,道墨融合,就是让智慧落地。道家的养生理念,靠墨家的器械变得直观易懂,老人才能真正受益。这就是医护耆年的真谛 —— 不仅要治病,更要授艺,让老人自己掌握健康的钥匙。”
三、午时中西医方案研发:融贯古今治慢病
午时的阳光炽热,耆年医护坊的 “方案研发室” 内,灵枢、素问、墨宗与西医大夫(按宋朝背景设定为 “番医”)马可(模拟外来医士)围坐在一起,讨论老年慢性病的中西医结合方案。桌上摆着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图谱、西医的 “脉压记录”,还有墨家 “药材炮制仪”—— 能精准控制药材的炮制火候,比如将黄芪 “蜜炙” 增强补气效果,将葛根 “蒸制” 降低寒性,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草药的醇厚气息。
马可指着脉压记录说:“西医认为高血压是‘血脉壅滞’,用‘番药’(模拟宋朝传入的降压药)能快速降压,但易反复;中医的‘平肝安神’能除根,却见效慢,若二者结合,定能事半功倍。只是如何把握中药与番药的用量,避免冲突?”
灵枢笑着递过墨家 “药量校准仪”:“马大夫放心,此仪按墨家‘精准计量’原理制作,能检测中药与番药的成分,计算最佳配比。比如高血压老人,先用小剂量番药快速降压,再用‘平肝安神汤’调理,校准仪会显示每种药的用量,既安全又有效。”
素问则取出一位老人的诊疗记录:“城东的王爷爷,高血压十年,用番药总头晕,我们用校准仪调整用量,配合针灸太冲、曲池穴,再教他练简化太极拳,一月后血压稳定,头晕也没了,现在还能帮着看铺子。”
玄清道长也赶来助力,带来道教的 “炼丹炮制法”:“老年人体虚,药材需‘减毒增效’。比如这何首乌,用炼丹的‘九蒸九晒’法炮制,既能补肝肾,又无毒性,适合糖尿病老人长期服用。之前道观的老道长有糖尿病,用此法炮制的何首乌配合饮食,血糖控制得很好。”
午时三刻,方案研发有了突破 —— 针对高血压,制定 “番药降压 + 中药平肝 + 针灸通脉 + 运动强体” 的四步方案;针对糖尿病,制定 “饮食调控 + 中药降糖 + 炼丹药材滋补 + 冥想安神” 的方案。墨宗立刻用活字印刷仪印刷方案,准备发放给各州县的医馆。
可就在这时,一位弟子突然惊呼:“先生!这方案上的‘何首乌用量’印错了!” 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方案上的 “每日三钱” 竟变成 “每日三两”,纸页边缘泛着幽绿 —— 是残踪气!“不好!活字被动了手脚!” 墨宗检查活字架,发现刻有 “钱” 字的活字被换成了 “两” 字,活字底部藏着隐戾丝,“余孽想让老人过量用药,导致中毒,破坏中西医方案的信任!”
灵枢立刻更换活字,重新印刷:“大家别慌!我们已检查所有活字,错误方案已收回,新方案都是正确的!余孽就是想让老人受害,我们偏要让方案惠及更多老人,不让他们的阴谋得逞!”
马可也愤怒地说:“我从西域来大宋,就是想传播医道,帮百姓治病,没想到竟有如此歹毒之人!以后我会和大家一起,守护老人健康,绝不让邪祟破坏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