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多时,小厮带回一方绣着并蒂莲的汗巾,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簪花小楷。林彦秋展开细看,但见齐芝怡在信中抱怨:"近日学政大人不知怎的,派了许多差事与我,连去沧山看你的空闲都没了。"
林彦秋不由莞尔,回信道:"可是升了典簿?"
第二封回信很快送到,齐芝怡的字迹透着欢快:"升官有什么趣?不过是管着几个小丫头罢了。那张芊芊如今归我差遣,想去沧山采风?门都没有!这丫头鬼精鬼精的,我得防着她近你的身。"
林彦秋摇头苦笑,提笔写道:"我若真有此心,还轮得到你操心?"
信使往来穿梭,齐芝怡在最新回信中羞答答地提及:"近日有个叫顾谦的公子,仗着其父是新任布政使,整日往书院跑,烦死个人。我都说了心有所属,他偏不死心。"
看到"布政使"三字,林彦秋眉头一皱,正色写下:"这顾谦什么来头?"
回信上的字迹顿时潦草起来:"就知道关心这个!你就不怕我真跟人跑了?"
林彦秋只得哄道:"我家芝怡最是冰清玉洁,我自然信得过。"写罢自己都觉得肉麻,打了个寒颤。
最后一封回信上的墨迹还未干透:"算你识相!这顾家是京里派来的,不是本地人..."
林彦秋会意,这是朝廷惯用的制衡之术。见窗外月已中天,他写下:"天色已晚,早些安歇。"
小厮很快又带回一方锦帕,上面画了个托腮的小像,旁边题着:"想多看你写的字。"
林彦秋笑着写下:"来日方长,快去睡吧。"
如是再三,信使跑得腿都细了,齐芝怡才终于作罢。林彦秋吹熄烛火,却见案上已堆了厚厚一叠锦帕。窗外,一弯新月悄悄爬上枝头,将清辉洒满庭院。
次日寅时,林彦秋便已穿戴整齐,一袭靛青织金官服衬得他愈发挺拔。他先在签押房批阅了几份文书,待卯时鼓响,便往议事厅而去。
厅内众官吏早已候着,林彦秋将昨夜与方县丞、祝捕头商议的年底要务一一布置,特别点明由方县丞总揽全局。在座的都是明白人,见这架势便知是在为来年春闱后的县丞补缺铺路。
方县丞今日特意换了身绛紫官服,发髻梳得一丝不苟。接令时起身拱手,腕间玉镯与腰间鱼袋相击,发出清脆声响。
议毕回房,林彦秋刚端起茶盏,陈振便匆匆进来,腰间玉佩叮当作响:"大人,宝昌号的考察使团到了!方才武主簿差人传话,说他们已至驿馆。"
林彦秋眉梢微动,心道蔡阳夏在姑苏竟未提前来信,想必是把那些商贾折腾得不轻。这倒正合他意——蔡阳夏刚正不阿,用起来最是放心。
"你先去接待,安排个时辰,本官在醉仙楼设宴。"
待陈振退下,林彦秋从案头取过张祭酒昨夜送来的书信。信中盛赞这冶铁工坊的构想,言其"顺应天时",但又暗示"若遇阻滞,不妨走走门路"。
林彦秋捻着信纸陷入沉思。董家老爷素来精明,此番却按兵不动,着实蹊跷。窗外一阵风过,卷着枯叶拍打在窗棂上,仿佛也在催促他早作决断。
林彦秋正欲批阅文书,忽闻门外陈振与人争执。他蹙眉而出,却见陈振拦着一位身着素白罗裙的女子——正是付金钗。
"林大人安好。"付金钗福了一福,笑容勉强。
"所为何事?"林彦秋面色微沉,腰间玉带上的银鱼符在晨光中泛着冷光。
陈振见状让开路,付金钗径自入内,腕间金镯叮当作响:"特来求大人赏口饭吃。"
林彦秋引她至内室,端坐案后不发一言。付金钗只得主动道:"听闻贵县要修官道,妾身手下的工匠正闲着..."
话未说完,忽有丫鬟匆匆进来,递上一封烫金名帖。付金钗接过,顿时眉开眼笑:"古世叔..."她声音忽转娇柔,与方才判若两人,"妾身在沧山县衙呢...这事还得请您美言几句..."
说罢竟将名帖递向林彦秋:"大人,烦请过目。"
林彦秋冷眼扫过她精心装扮的容颜——云鬓高挽,素裙裹身,确比往日端庄许多。但他早知此女秉性,岂会轻易中计?
"有事直言,何必转圜?"
付金钗却执意递上名帖:"大人一看便知。"
林彦秋勉强接过,只见帖上赫然写着:"布政使司右参议古道远"。他瞳孔微缩,沉声道:"原来是古大人..."
"正是老夫。"名帖上的字迹遒劲有力,"小林大人别来无恙?"古道远这突如其来的问候,让林彦秋一时错愕。抬眼瞥见付金钗正得意地摆弄着腕间金镯,他心中冷笑。
"古大人有何示下?"林彦秋拱手对着名帖行礼,语气恭敬却不卑微。
古道远在帖中写道:"金钗这丫头甚得老夫欢心,有些事她父亲不便出面,老夫便多关照些。小林大人在沧山县政绩斐然,还望对金钗多加照拂。"落款处朱砂印泥犹未干透,显是仓促写就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墨卿行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墨卿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