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一点,黄浦市科技伦理审查办公室的灯还亮着,光透过百叶窗在走廊上投下细长的影子,像一道未愈合的伤口。林砚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,面前的文件堆得快没过电脑屏幕——最上面是王教授刚发来的《星坠黄浦》数据篡改分析初稿,红色批注密密麻麻,像在纸上织了张警示网。
“林主任,数据恢复专家那边有消息了。”王教授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,带着明显的疲惫,背景里能听到键盘敲击的脆响,“创艺未来的服务器里有个隐藏分区,我们破解了三层加密,找到一份上周三的备份日志,里面清楚记录了‘提取张画家《夜归》灯光模块12处’‘调用李老师《浦江夜流星》色彩参数’——修改时间是我们要清单的当天晚上八点十七分,和服务器操作记录完全对上。”
林砚之猛地坐直身体,手指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:“能确定这份备份没被篡改吗?比如时间戳、数据签名这些。”
“绝对没问题。”王教授的语气多了几分笃定,“我们比对了服务器硬件的物理日志,备份生成时,只有陈明远的私人账号登录过,而且备份文件有区块链存证,任何修改都会留下痕迹——现在就等专家出具正式的鉴定报告,明天一早就能拿到。”
挂了电话,林砚之起身走到窗边,推开一条缝。深夜的黄浦江很安静,只有几艘货轮缓慢驶过,探照灯在江面上扫出雪亮的光带,像在寻找什么。她想起三小时前小陈送来的匿名信封,照片里陈明远和国际艺术展评委赵坤在西餐厅碰杯,赵坤手里捏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,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,却透着一股急切——“陈明远说要让AI‘赢一次’,还说评委那边已经‘打点好了’”。
“林主任,刘律师来了。”小陈的声音在门口响起,手里还提着一个保温袋,“他说怕您没吃饭,带了点夜宵。”
刘律师走进来,把保温袋放在桌上,打开一看,是两碗还冒着热气的馄饨。“刚从巷口那家老店买的,他们家通宵营业,就想着您肯定还没顾上吃。”他拿起桌上的照片,眉头拧成一团,“我刚才联系了市文旅局的朋友,确认赵坤确实是这次国际艺术展的终审评委之一,而且他上周刚以‘考察黄浦艺术市场’的名义,和陈明远见过三次面——这里面绝对有问题。”
林砚之舀了个馄饨放进嘴里,温热的汤汁滑进胃里,稍微缓解了熬夜的疲惫。“我已经让张磊联系组委会了,暂时没提照片的事,只说‘有重要情况需要核实’,让他们延缓赵坤的评审工作。”她放下勺子,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录音笔,“刚才那个匿名员工又打了电话,说他叫李伟,是创艺未来算法部的工程师,负责《星坠黄浦》的训练数据整理。他说陈明远上周开会时明确说‘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参展资格,数据有问题就改,评委那边我来搞定’,他录了部分会议内容。”
按下播放键,陈明远的声音带着不耐烦传出来:“不就是改个日志吗?把那些私人画作的记录全删掉,换成美术馆的公开藏品编号——伦理审查那边都是外行,看不出来!赵评委那边我已经送了画,他答应会‘重点关注’我们的作品,就算听证会输了,参展资格也跑不了!”
刘律师听完,重重拍了下桌子:“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版权问题了,是涉嫌商业贿赂和伪造证据!我们完全可以报警,让经侦介入调查!”
“再等等。”林砚之关掉录音笔,眼神很沉,“现在报警,只会打草惊蛇。陈明远要是一口咬定录音是伪造的,或者李伟不敢出来作证,反而会让听证会陷入被动。我们明天先在听证会上抛出数据篡改和备份证据,逼他承认事实,再拿出录音和照片——让他没有反驳的余地。”
正说着,林砚之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,是李老师打来的。“林主任,您睡了吗?”电话那头的声音很轻,带着点犹豫,“我刚才整理画稿,找到一本十年前的写生本,里面记着《浦江夜流星》的每一次修改,还有当时在江边写生的照片,照片背面有日期——这些能不能当证据?”
“太能了!”林砚之的声音不自觉提高,“李老师,您明天早点来听证会现场,把写生本和照片带来,这些都是您原创的直接证据,比任何技术分析都有说服力。”
挂了李老师的电话,办公室里的气氛终于松了些。小陈收拾着空碗,忽然说:“林主任,刚才我刷微博,发现‘创艺未来’买了水军,在网上带节奏说‘伦理审查阻碍科技进步’‘画家们是怕AI抢饭碗才故意找茬’,还有人把您的照片P成‘打压创新的元凶’,评论区里骂声一片。”
林砚之拿过小陈的手机,看着那些不堪入目的评论,手指微微收紧。“没关系,”她把手机还回去,语气很平静,“舆论越是被操控,越说明他们心虚。明天听证会我们全程公开直播,让所有人看看真相——到底是谁在破坏规则,是谁在守护公平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