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年,太尉陈蕃上书桓帝,指出“五侯专权,百姓困苦,若不加以约束,恐生祸乱”。桓帝看完奏折后,对陈蕃说了句“朕知道了”,便没有下文。陈蕃再次上书,在奏折中写道:“陛下若再纵容五侯,恐重蹈梁冀专权之覆辙!”这句话触怒了桓帝,也触怒了五侯。徐璜、左悺等人纷纷在桓帝面前诋毁陈蕃,最终陈蕃被罢去太尉之职,回家养老。
士大夫的反抗,不仅没有让五侯收敛,反而让他们更加嚣张。为了镇压反对者,五侯开始大肆诬陷“清流”官员,将他们冠上“结党营私”的罪名,投入大牢。延熹五年(公元162年),南阳太守成瑨、太原太守刘瓆因打击宦官党羽,被五侯诬陷“谋反”,最终被押赴洛阳处死。此事在士大夫中引起轩然大波,各地官员纷纷上书抗议,却都被桓帝驳回。
不过俗话说得好,物极必反,五侯的权力达到顶峰后,必然就会发生反转,延熹三年(公元160年),单超因病去世。单超的去世,让五侯之间的平衡被打破,徐璜、具瑗、左悺、唐衡四人开始相互倾轧,争夺权力。
徐璜想取代单超的地位,便暗中收集具瑗的罪证,举报具瑗的弟弟具恭在沛国的恶行。具瑗得知后,也不甘示弱,举报徐璜的侄子徐宣强抢民女、草菅人命。两人在桓帝面前相互指责,桓帝是各打五十大板,只将具恭、徐宣罢官,并没有追究徐璜和具瑗的责任。
可这样的“和稀泥”,并没有解决问题。延熹七年(公元164年),徐璜因病去世;次年,唐衡也去世。剩下的具瑗和左悺,矛盾更加尖锐。左悺暗中买通了具瑗的家奴,收集了具瑗贪污受贿的证据,然后在桓帝面前揭发。桓帝此时早已对五侯感到不满,便借此机会下令彻查具瑗。
经查,具瑗在任期间,贪污的财物达数千万钱,家中的良田、奴婢不计其数。桓帝大怒,下令将具瑗免官,贬为庶民,并没收其全部家产。具瑗不堪受辱,在流放途中自杀身亡。
具瑗死后,左悺成了五侯中唯一的幸存者。可他并没有因此收敛,反而更加贪婪。延熹八年(公元165年),左悺因勒索郡国官员财物达数百万钱,被司隶校尉韩演弹劾。桓帝下令将左悺下狱,左悺知道自己难逃一死,在狱中自杀。
至此,曾经权倾朝野的“单超五侯”,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。他们或病死,或自杀,或被贬为庶民,无一善终。
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中国野史大甩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