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羽飞三人跟着知微走出会议室,脚下的金属地面随着脚步轻响,很快便停在娲神雕像下方。
仰头望去,雕像裙摆垂落处,赫然嵌着一个与人掌严丝合缝的凹槽,边缘还萦绕着淡淡的流光,像是在静静等候开启。
“请羽皇将手放入凹槽。”
知微侧身示意,光晕眼眸望向凹槽的方向。赵羽飞深吸一口气,抬手覆上凹槽——指尖刚触到冰凉的金属,便有一股暖流顺着掌心蔓延开,下一秒,面前原本厚重的岩壁竟如潮水般退去,所有障碍物瞬间消失无踪。
取而代之的,是一条宽约十米的金属通道。
通道两侧的墙壁上,布满了如星河般流转的发光纹路,暖白色的光将通道照得通透;更令人惊叹的是,每隔十米,便有一扇圆形门户嵌在墙中,门户中央用古篆刻着“天枢”“天璇”“天玑”等字样,字体间似有能量游走,透着神秘的秩序感。
知微沿着通道继续前行,不多时,几人便站在了一处闪着柔和蓝光的平台上,平台边缘立着半透明的能量扶手,触手温润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进入‘娲皇渡’第二层。这一层共分36区,会按功能分区依次为你们展示。请抓好身边的能量扶手,传送时可能会有轻微的空间波动,无需惊慌。”
几人连忙抓紧了扶手,平台开始缓缓上行,知微接道:“36层的布局以‘北斗七星’为基础框架,分为六大功能区。第一层至第七层为‘星枢区’,是星舰的核心控制中枢,对应北斗七星的七个星位,每层负责一项核心指令——比如第一层‘天枢层’控制星舰的整体航向,第七层‘摇光层’则是应急防御系统的总开关。”
宋院士一边走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,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通道中格外清晰:“知微,这些命名都是按照古天文知识来的吗?”
“是的。”
知微回头,光晕眼眸中闪过一丝柔和:“娲神在建造星舰时,融入了最简洁的宇宙观,将技术与文化融合,目的是让后人能更快理解星舰的功能。”
穿过星枢区,前方的通道突然变得开阔,两侧的门户上开始出现各种生物的图案——从远古的恐龙到现代的人类,从深海的鲸鲨到高空的雄鹰。
:“第八层至第十八层为‘万灵区’,是宇宙所有生物的基因库,包括760万种动植物,还有上千万种微生物。”
知微推开其中一扇门户,三人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圆形空间,空间中悬浮着无数透明的胶囊,每个胶囊里都装着淡绿色的液体,液体中漂浮着细小的光点。
宋院士快步走到一个胶囊前,胶囊上的屏幕显示着‘人类’的字样,旁边还有详细的基因序列图谱。他激动地用手指触碰屏幕,屏幕立刻弹出更详细的信息——包括基因片段的功能、演化历程,甚至还有可能发生的基因突变预测:“这……这是完整的人类基因库!不仅有现代人类的基因,还有尼安德特人、北京猿人的基因样本!”
:“是的,万灵区共11层,每层按照生物的演化年代划分。”
知微指着远处的一个胶囊,那里装着一条远古腔棘鱼的基因样本:“第八层是最古老的单细胞生物基因,第十八层则是近现代的珍稀物种基因。每个胶囊都采用了‘时空封存技术’,能让基因样本始终保持活性,即使星舰在宇宙中漂流无数时光,也能确保生物的基因不丢失。”
赵羽飞看着一个装着大熊猫基因的胶囊,眼中满是惊叹:“那是不是说,就算有一天大熊猫在地球上灭绝了,我们也能通过这里的基因,让它们重新复活?”
“是的。”
知微点头,“万灵区的最终目的,就是为宇宙已有的生物保留‘重启’的可能。”
离开万灵区,三人乘坐能量电梯来到第十九层,这里的环境突然变得温暖起来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植物清香。
第十九层至第二十五层为“嘉禾区”,是植物的种子库与培育基地。放眼望去,整个楼层被分成了无数个透明的培育舱,每个培育舱里都生长着不同的植物——有高达十米的远古桫椤,有能在沙漠中生长的骆驼刺,有只在热带雨林中存在的珍稀兰花,还有很多赵羽飞等人没见过的物种。
:“嘉禾区的培育舱采用了‘模拟生态系统’技术。”
知微走进一个培育舱,舱内立刻亮起柔和的灯光,屏幕上显示着温度、湿度、光照强度等数据:“每个培育舱都能模拟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,确保植物种子能在最佳条件下保存和萌发。比如这个培育舱,模拟的是地星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环境,温度保持在25℃,湿度85%,光照时间12小时,完全复刻了植物的原生环境。”
宋院士蹲下身,看着一株生长在培育舱里的小麦,麦穗饱满,颗粒金黄:“这是……野生二粒小麦?这种小麦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灭绝了,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活的植株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铩羽人传记之初闻道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铩羽人传记之初闻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