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

朴学圣使

首页 >>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 >>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 七天拯救大明?我还是上吊吧 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 大秦:腹黑始皇,在线吃瓜! 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 我的公公叫康熙 红楼:开局被流放,我要造反 穿越红楼,开局就被安排到贾府 打到北极圈了,你让我继承皇位? 三国:娶妻就变强,我不当人了! 
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-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-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-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小说

第381章 加大移民力度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俗话说得好,人逢喜事精神爽。最近这段时间,朱由校心情格外舒畅,因为不仅有令人欣喜的事情接连发生,而且西北还不断传来捷报。这一连串的好消息,让朱由校着实过了几天舒心日子。

然而,正所谓乐极生悲,常言道:“得意忘形终会遭雷劈。”进入十二月后,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。湖北、湖南等地的衙门纷纷呈上受灾的奏章,这些奏章堆积如山,堆满了内阁的书案。原来,入冬以来,南方的省份遭遇了罕见的大寒天气,多地遭受了大雨和冰雹的猛烈袭击。其中,湖北的灾情尤为严重,雪雹交加,冻死的人畜不计其数。

这几年国内局势相对稳定,通过大规模的人口普查,更多原本隐匿的人口被挖掘了出来。到了天启十一年,全国二十六个省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一亿两千万之多,而耕地面积也相应地增加到了八亿两千万亩。尽管如此,人口密度和人均可耕种面积在南北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。

与此同时,北方地区在这几年里一直在推行移民政策,试图缓解人口压力和促进地区发展。

主要的移民人口均来自山西、陕西等受自然天气灾害较为重的地区。如今的两省的耕地已经完全足够养活这数百万黎民百姓。

与以往相比,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,如今两省百姓的主食已经有六成被甘薯、土豆、玉米等新式农作物所取代。不仅如此,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也大体相似,各地都经历了主食的变革。

尽管如此,人们的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,毕竟能够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。然而,对于习惯了吃大米的人们来说,甘薯显然并不是他们的首选。毕竟,有大米可吃,谁又会愿意去吃甘薯呢?

正是因为这种对大米的偏爱,朱由校才下定决心挥军攻打菲律宾和越南等地。特别是越南,自建立行省以来,虽然各地起义不断,但在明军驻军的强力镇压下,核心的红河谷平原地区政治局势相对稳定,当地百姓以及从明国迁徙而来的移民生活也较为安定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全省共有三千万亩耕地(包括旧有和新增的土地),而红河谷平原就占据了其中的六成左右。这片肥沃的土地在天启十年时便已实现了一年三熟,产量相当可观。经过一年多的精心耕耘,到了天启十一年,全省三千万亩水田更是收获了高达 4.5 亿石的水稻,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 15 石。其中红河谷平原贡献最大。

要知道,在江南诸省,也有不少省份种植了来自越南的水稻种子,一年最多也就只做到了两熟。其中秋粮最高亩产也无非是10石,春粮最高亩产不过5石。这还只是最高记录,平均亩产连越南的一半都达不到。

俗话说得好:“橘生淮北则为枳,橘生淮南则为橘。”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于事物生长的重要影响。而红河谷平原,正是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,使得它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,有望成为大明的主要粮仓之一。

就在这个时候,即使是再愚笨的人也终于察觉到了其中的端倪。毕竟,能够为官的人都不会是愚笨之辈,朝中的百官们更是如此。他们早就对红河谷平原的潜力垂涎三尺,眼睛都红透了。于是,他们纷纷上书内阁,强烈要求停止向东四省移民的计划,转而将这些人口全部迁往越南方向。甚至还有人夸下海口,扬言至少要移民一千万人过去才行。

当然,他们暗地里更是希望朝廷和越南省能够放开土地买卖的权限,以便让他们购买足够多的越南土地。

这让那些深知内情的人,比如张维贤和朱由校,不禁觉得有些好笑。这些饱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们,终于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之地了。朱由校心中自然是既感到骄傲,又觉得十分欣慰。他心想,果然只有利益的诱惑,才能促使人们主动地去寻求改变啊。

对于百官们的这些诉求,朱由校以及他的内阁阁臣们自然不会去公然反对。毕竟,这样做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,会引起轩然大波。不过,他们并没有同意放开越南的土地买卖。朱由校可不敢让这些贪婪的士绅去祸害好不容易收复的越南,别说他,连越南总督孙承宗都不肯答应这个要求。田产,只有在百姓的手中,才能被充分利用起来。全国还有多少灾民需要这里的救命粮食?

于是,天启十二年至天启十五年的大移民计划,便在朝野期盼的目光中诞生。

按照规划书上的要求,接下来,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五省将成为移民的主要来源地。朝廷计划未来四年共计将这五省的两百来万人口,迁移至越南、菲律宾。连广东、广西两省都将会分到一些。

毕竟这二省靠近越南,一年同样能轻松做到两熟。

而上述五个省,是全国仅有的几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大省,特别是河南,由于藩王过多,大批的百姓失去了自耕田而沦落为了藩王的佃户。

好在朱由校继位之后,就从藩王身上开始改革。现如今,改革已经比较彻底,藩王们更多的精力被投放在了朱由校创办的龙骧商会身上,而藩王和勋贵们一年的分红绝对比那点田产中获得收益丰厚数倍。

完成移民规划之后,在年底时分,朱由校的一道圣旨彻底打了群臣一个措手不及。

朱由校命英国公世子张之级,夏国公世子熊兆琇,武定侯郭培民,怀远侯常胤绪等四人为越南,菲律宾特使。

怀宁侯孙承荫、永顺伯薛斌为蒙古特使;成山侯王道宁、宁阳侯陈光裕为远东特使;定远侯邓文明、武安侯郑之俊为西南特使;恭顺侯吴惟英、泰宁侯陈延祚为西北特使。

这一群勋贵将作为皇帝朱由校的眼睛,替他巡视边疆地区。

他希望这些享受了国朝二百年的勋贵们能从舒适区中出来,效仿先辈,为大明朝效力。至于如何效力,那就要看他们在巡视的旅途中如何去做。

而这些人,除了两位世子之外,无一不是最后投降大顺或者满清的毒瘤分子。此时,羽翼丰满的朱由校终于将屠刀伸向了这些勋贵集团。

喜欢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官场从秘书开始 仕途人生 封总,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 十日终焉 年代1960:穿越南锣鼓巷, 赌石之财色无双 官场:救了女领导后,我一路飞升 重生:权势巅峰 我在天牢,长生不死 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 混沌天帝诀 逆天邪神 医路官途 四合院:开局所有技能加持20年 太荒吞天诀 1961刚刚入职的我获得了系统 你当律师,把法官送进去了? 我有一剑 重生:医官巅峰 母子 
经典收藏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 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 抗日:大将之路 天天勾栏听曲,成镇国驸马了? 最强皇子:我能召唤文臣武将 天崩开局,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 盘点历朝败家子,嬴政老朱气疯了 大宋: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 红楼:开局被流放,我要造反 七天拯救大明?我还是上吊吧 贞观小闲王 乱世:多子多福,开局收留姐妹花 军阀,签到发展,列强竟是我自己 大唐,我刚穿越,竟给我发媳妇 四合院:吃亏是福,导致儿孙满堂 衣冠不南渡 红楼琏二爷 大唐:超时空,闺蜜晋阳小公主! 打到北极圈了,你让我继承皇位? 我在三国多子多福,开局抢亲荆州 
最近更新红楼大官人 我在大明忙种田,平推东瀛美利坚 嫌我功高诬我谋反?我真反了! 岂独无故 巨宋 亡国之君?朕开局就御驾亲征 大明王朝1424:夺舍明仁宗 大周第一婿 开局流放: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 灾荒年,全村啃树皮,媳妇嫌弃肉太肥了 让你做赘婿,你在朝堂一手遮天? 大秦帝师:狱中讲课,始皇跪求我治国 你们夺嫡,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! 大明:我是崇祯,亡国倒计时两天 乱世悍卒:从娶娇妻开始 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 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 明朝的名义 云起惊鸿客 水浒之往事随风 
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-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-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-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