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

朴学圣使

首页 >>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 >>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最强皇子:我能召唤文臣武将 贞观小闲王 女皇饶命:待微臣宽衣献宝 三国:炮灰刘封逆袭之路 汉乡 三国: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? 镇国傻世子 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 穿越红楼,开局就被安排到贾府 混在古代当军阀 
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-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-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-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小说

第711章 李定国绣花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天启四十三年的春风从未真正吹透东欧的冻土。莫斯科郊外的白桦林还裹着冰壳,树干上凝结的霜花在惨淡日光下泛着碎玻璃似的光,一队大明士兵正踩着没膝的积雪巡逻,铠甲下的呼吸凝成白雾,在貂皮帽檐上冻成冰碴。

“张连长,西大营的土豆窖又塌了三面!” 传令兵的狼皮靴陷进雪坑,怀里的牛皮账册结着薄冰,“屯长说要请农业部的人来修,不然下批从荷兰运来的种薯没地方放。”

张诚呵出一口白气,用戴着铁手套的手捶了捶冻僵的腰。他转身望向远处的屯田区。数百个黑褐色的土窖像蜂巢嵌在雪原上,每个窖口都插着朱红色的明旗,旗面上绣着的稻穗图案已被寒风撕出毛边。穿着棉袄的农民正用木夯加固窖顶,他们大多是原俄国的农奴,如今袖口缝着 “明” 字布标,嘴里哼着新编的歌谣:“红苕甜,土豆面,大明带来活命仙。”

莫斯科警备司令李定国正对着地图皱眉。案几上堆着各地送来的塘报,最上面那份用朱砂笔圈着:“普鲁士贵族联军屯兵但泽,似有异动。” 炭火盆里的银霜炭噼啪作响,映得他鬓角的白发忽明忽暗。

“让山东来的农技师再教一轮育苗法,” 他用狼毫笔在地图上圈出冻土带,“告诉屯田区,红薯藤要埋进温棚,土豆种必须晒足七日,开春若耽误了播种,军法从事。”

帐帘被风雪掀开,带着一身寒气的粮官闯进来,怀里抱着个沉甸甸的藤筐。“大人您看!” 他献宝似的捧出红皮红薯,表皮还沾着新鲜泥土,“这是西伯利亚送来的新品种,在零下五度的窖里存了三个月,甜得能拉出丝!”

李定国拿起一个掂了掂,红薯的暖意透过指尖传来。他忽然想起十年前横渡印度洋时,船上装运的红薯种差点被风暴卷进海里。那时谁能想到,这些来自东南亚岛屿的农作物,如今竟成了冰封欧陆上最坚实的铠甲。

暮色降临时,张诚巡查完最后一处粮仓。保管员老王正用秤杆称量刚收获的土豆,铜秤砣在雪光里晃出金红色的光晕。“连长您瞧,” 老王举起个拳头大的土豆,“这玩意儿真神,埋在雪地里都能长,比黑面包顶饿多了。”

张诚差点没笑死,如果不是皇帝陛下推广的温室大棚的缘故,零下十几度的欧洲大陆,怎么可能会种植出土豆这么个东西。可即便如此,这些土豆的个头还是比秋收时小了不少,但最起码聊胜于无。

远处传来收工的号子声,农奴们扛着农具往营区走,雪地上留下串串深褐色的脚印。张诚望着他们腰间悬挂的明式弯刀 —— 那是上个月刚分发的农具,既能收割作物,也能在遭遇袭扰时防身。

随着小冰河时期的持续影响,尽管大明从本土运送了大量的粮食到欧洲大陆,但这里的冬季异常寒冷,导致即使拥有肥沃的土地,一季的收成也仅能勉强维持数十万大军半年的活动所需。

要想让大军在全年都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并发动持续的攻势,就必须采取一些创新的方法来提高粮食产量。其中,利用大棚种植等新技术无疑是一个关键的手段,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粮食产量的质的飞跃。

正是出于这个考虑,朱由校决定将大将李定国调回后方,坐镇莫斯科。李定国作为军事大学的优秀毕业生,在战场上可谓是所向披靡,战功赫赫。然而,让他去负责农业生产,就如同让勇猛的张飞去绣花一样,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李定国站在莫斯科郊外的冻土上,手里攥着根竹制的温棚支架,指节被冻得通红。刚从前线撤下来时,他铠甲上的血渍还没刮净,如今却要对着一堆竹竿、油纸和棉絮犯愁。身后传来农技师们压抑的窃笑,他眼角余光瞥见有人用树枝在雪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将军,正抱着菜苗鞠躬。

“大人,这支架得呈四十五度角倾斜,” 山东来的王技师上前示范,竹竿在他手里灵活得像长枪,“这样既能抗住暴雪,又能让正午的日头照进来。”

李定国学着摆弄竹竿,却听见 “咔嚓” 一声脆响,刚削好的竹篾在他掌心断成两截。这双手曾挽开三石弓,曾挥刀劈开过鞑靼人的头盔,此刻捏着纤细的竹篾竟抖得像筛糠。他想起离开华沙前朱由校的嘱托,御案上摊着的《农政全书》还夹着张朱批:“定国,大棚者,今日之堡垒也。”

第一座试建的温棚在当夜就塌了。狂风吹破油纸,积雪压垮了支架,刚播下的菜种混着泥浆流进冻土。李定国蹲在废墟里扒拉着冻硬的菜籽,指甲缝里渗出血珠也没察觉。王技师在旁叹气:“大人,这温棚得像搭营寨似的打地基,底下得埋三尺深的秸秆保暖。”

接下来的半月,李定国把中军大帐挪到了田埂边。他让士兵们把攻城用的云梯拆开当支架,将抵御炮石的厚帆布盖在棚顶,甚至发明出用马粪发酵增温的法子 —— 当第一批嫩绿的菜苗顶破冻土时,他正跪在泥地里,小心翼翼地用军刀剖开冻住的水管。

“将军,东边的温棚长出小白菜了!” 传令兵跑来时摔了个趔趄,手里举着片沾着露水的菜叶。李定国接过菜叶放在鼻尖轻嗅,一股清冽的气息混着泥土味钻进肺腑,竟比当年闻到胜利号角时更让他心头发热。

消息传到各营时,士兵们都带着兵器来帮忙。骑兵们用马镫固定棚绳,火枪手们学起了修补油纸,连最粗犷的蒙古族人都蹲在棚里,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抚摸刚冒头的豆苗。有老兵发现,李将军夜里总提着马灯巡查温棚,披风上落满的雪花比当年在战场时还厚,只是腰间的佩刀换成了浇水用的瓦罐。

一个月后,当第一茬青菜端上士兵们的餐盘时,李定国正在绘制新的温棚图纸。纸上的大棚排成整齐的方阵,像极了他当年布下的军阵。王技师凑过来看,发现图纸边角还画着个小小的注解:“每棚容百人三月之食,当建百座,可抵十万兵。”

雪地里的农技师们不再窃笑了。他们看见那个曾在沙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,正蹲在温棚里,用缠着布条的手指,小心翼翼地为菜苗培土。远处的风旗猎猎作响,朱红色的 “明” 字在雪原上格外醒目,仿佛预示着冰封大地即将迎来的暖意。

喜欢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官场从秘书开始 封总,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 重生:权势巅峰 医路官途 穿越四合院:开局狼口逃生 官路之谁与争锋 嫡长女她又美又飒 乳娘的诱惑 彪悍军嫂,一手烂牌打上人生巅峰 夫人你马甲又掉了 多子多福,从娶妻开始争霸天下 龙族 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 重回1958 四合院:我当兵回来了 我有一剑 重生之将门毒后 穿越星际妻荣夫贵 序列:吃神者 深夜书屋 
经典收藏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 最强皇子:我能召唤文臣武将 红楼:开局被流放,我要造反 军阀,签到发展,列强竟是我自己 大明,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 抗日之铁血智将 1627崛起南海 寒门崛起 衣冠不南渡 明末最强走私犯 重生南美做国王 大明:狱中推算国数,老朱崩溃了 大唐:超时空,闺蜜晋阳小公主! 抗战之无双战将 大唐超时空:晋阳公主被我宠坏了 人在隋唐: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 大唐:小兕子的超时空幼儿园 被退婚后,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 大唐:开局碰瓷长乐公主 大唐:开局发老婆,我赚大了 
最近更新红楼大官人 我在大明忙种田,平推东瀛美利坚 嫌我功高诬我谋反?我真反了! 岂独无故 巨宋 亡国之君?朕开局就御驾亲征 大明王朝1424:夺舍明仁宗 大周第一婿 开局流放: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 灾荒年,全村啃树皮,媳妇嫌弃肉太肥了 让你做赘婿,你在朝堂一手遮天? 大秦帝师:狱中讲课,始皇跪求我治国 你们夺嫡,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! 大明:我是崇祯,亡国倒计时两天 乱世悍卒:从娶娇妻开始 大明国师,教朱棣治国,朱元璋来听墙根 大唐躺平王 称霸世界:从建立国防军开始 大明朱棣:好圣孙,汝当为千古一帝! 水浒,高启强魂穿晁盖 
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-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-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- 朱由校: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