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帘被掀开,赵良一身风尘仆仆的黑衣,快步走入帐内,躬身行礼:"商君,属下幸不辱命,已探明咸阳情况。"
商鞅放下竹简,目光落在赵良身上:"甘龙等人,可有新的动作?"
"甘龙与杜挚已伪造了两份关键证据。"赵良压低声音,语速急促,"一份是您与魏国私通的书信,言明待新君登基后里应外合;另一份是兵器甲胄清单,谎称从您的私宅中搜出。此外,他们还收买了府中看管粮仓的仆人,让其诬告您囤积粮草,意图谋反。"
商鞅闻言,神色依旧平静,只是指尖微微收紧。他沉默片刻,问道:"旧贵族大臣那边,可有动静?"
"甘龙已暗中联络了二十余位世族大臣,明日将在其府中议事,商议联名上书弹劾您之事。"赵良顿了顿,又道,"据属下观察,部分大臣心存犹豫,但甘龙以'商鞅不死,世族难存'相逼,想来多数人会被迫附和。"
帐内陷入沉默,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。商鞅走到帐边,掀开帘角,望着外面漫天飞雪,寒风裹挟着雪沫吹入帐内,拂动他的衣袍。他想起入秦之初,与秦孝公在章台宫彻夜长谈,两人以"富国强兵"为诺,立志推行变法。这些年来,废除井田、奖励耕战、推行郡县制,大秦从一个积弱的边陲小国,逐渐变得兵强马壮,百姓安居乐业。可如今,孝公已逝,新君初立,旧贵族便迫不及待地跳出来,欲将变法成果毁于一旦。
"商君!"景虎的声音打破了沉默,他快步闯入帐内,脸上带着焦急与愤怒,"甘龙等人如此卑劣,竟用这般手段陷害您!末将愿率三千新军,即刻杀回咸阳,将这些奸佞一网打尽,还您清白!"
商鞅转过身,看着一脸激动的景虎,缓缓摇头:"景虎,不可妄言。秦法明文规定,兵权不可擅动。若我们率军回咸阳,便是真的谋反了,正好中了甘龙的圈套。"
"可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诬陷您吗?"景虎不甘地握拳,"新君对您本就心存芥蒂,若这些'证据'呈上御前,君上定然会相信甘龙等人的谗言!"
"我知道。"商鞅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,却依旧坚定,"但秦法是大秦的根基,我不能因一己之安危,破坏国法。再者,我与孝公推行变法二十余年,秦法已深入民心,军功贵族、郡县官吏、寻常百姓,皆因变法受益。甘龙想仅凭几份伪证便扳倒我,并非易事。"
赵良上前一步,道:"商君,属下在咸阳时,已联络了几位变法派大臣,他们愿暗中相助,探查甘龙伪造证据的破绽。只是旧贵族势大,他们行事需格外谨慎。"
商鞅点头:"此事你做得很好。切记,不可让他们冒险。甘龙等人此刻定然严密监视变法派的动向,稍有不慎,便会引火烧身。"
他走到案前,提笔在竹简上写下几行字,递给赵良:"你即刻返回咸阳,将此信交给右庶长尸佼。信中已说明情况,让他暗中联络朝中支持变法的大臣,收集甘龙等人结党营私的证据,待时机成熟,再呈给君上。"
赵良接过竹简,郑重颔首:"属下明白。"
待赵良离去后,景虎依旧站在帐中,神色郁郁。商鞅看着他,眼中闪过一丝暖意,道:"景虎,你父亲景监当年力荐我入秦,是变法的功臣。如今你继承父志,守护新法,我很欣慰。但你需记住,真正的强大,并非依靠武力,而是依靠秦法的公正与民心的所向。"
他走到景虎身边,拍了拍他的肩膀:"商於新军是秦法的基石,你需严加训练,守护好这片土地。无论咸阳发生何事,都不可轻举妄动。只要新军在,新法便有守护之力,大秦的根基便不会动摇。"
景虎望着商鞅坚定的眼神,心中的急躁渐渐平息。他躬身行礼:"末将谨遵商君教诲,定守护好商於,守护好新法!"
商鞅微微颔首,转身重新看向案上的竹简。烛火映照下,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寂,却又带着一种不容撼动的坚定。他知道,这场与旧贵族的较量,不仅关乎他个人的生死,更关乎大秦变法的未来。他不能退,也退不起。
第三章 咸阳暗流,新旧交锋
次日清晨,咸阳城内寒意刺骨。甘龙府前车马络绎不绝,二十余位世族大臣身着朝服,陆续踏入府中。他们神色各异,有的面露凝重,有的眼中带着期待,还有的则显得犹豫不决。
偏厅内,早已摆好了案几与茶水。甘龙身着紫色朝服,端坐于主位之上,杜挚立于一旁,目光扫过众人。待众人坐定后,甘龙清了清嗓子,沉声道:"今日召集诸位前来,想必大家都已知晓缘由。商鞅变法,残害世族,独断专行,如今更是私通敌国,意图谋反。若不除之,我等世族早晚必遭灭顶之灾!"
话音刚落,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便起身道:"甘龙大人,商鞅虽与我等政见不合,但他推行变法以来,大秦国力日渐强盛,此事有目共睹。仅凭几份证据,便断言其谋反,恐有不妥吧?"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历代风云五千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