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祭司跪在泉边,老泪纵横地抚摸着温润的泉水:“回来了……平衡终于回来了……”
林渊看着重新焕发生机的子母泉,对围拢过来的弟子们道:“你们看,阴阳石本就该共生共存,强行分离只会两败俱伤。就像这世间的善恶、强弱、冷热,看似对立,实则相依,少了任何一方,都称不上平衡。”
石磊在小本子上写下:“平衡不是消灭对立面,是让对立面和谐共生。”字迹虽歪,却透着前所未有的笃定。
返程前,流沙城的百姓自发来到城门口送行。他们没有贵重的礼物,只是捧着自家种的“沙枣”“仙人掌果”,塞到林渊等人手中。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,把亲手画的阴阳鱼图案递给叶清瑶:“仙子姐姐说,平衡就像太阳和月亮,谁也离不开谁,对吗?”
叶清瑶笑着点头,将一枚用忆归花做的书签回赠给她:“没错,就像白天和黑夜,少了哪个,日子都不完整。”
飞舟驶离流沙城时,下方的绿洲已披上了一层浅浅的绿,子母泉的阴阳鱼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像一枚镶嵌在沙漠中的翡翠。
“这次的经历,比万法园的讲解更有说服力。”苏瑶望着下方渐渐缩小的城影,定星剑的星蓝光晕中,流沙城的地脉正以一种柔和的节奏缓缓跳动,“有些道理,非得亲身体验才能悟透。”
林渊的破魔剑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,剑身上的星轨纹路似乎又清晰了几分:“这就是为什么玄机子让年轻弟子同行。平衡之道不是刻在典籍里的文字,是藏在每一次日出日落、每一次花开花谢、每一次危机与化解里的活智慧。”
叶清瑶的箫声在飞舟上响起,不再是探查或安抚,而是一首轻快的歌谣,暗紫色的音波与远方的沙漠、绿洲、泉眼产生共鸣,像在为这片重归平衡的土地祝福。
回到星墟仙门时,平衡阁又迎来了新的参观者。这次来了几位西域的部落首领,他们带来了各自部落的“平衡信物”——雪山部落的“冰火玉”、草原部落的“共生毯”、雨林部落的“阴阳藤”,都想放在阁中展出,让更多人了解不同地域的平衡之道。
石磊等弟子围在这些信物旁,七嘴八舌地讨论着,时而争执,时而顿悟,像极了当初在万法园讨论汇流藤的林渊三人。
林渊站在平衡阁的顶楼,看着这一幕,忽然想起玄机子的话:“真正的传承,不是把知识封存在匣子里,是让它像活水一样流动,流过每个人的心田,长出不一样的花。”
苏瑶的定星剑指向夜空,衡星的光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亮,它的周围,竟渐渐凝聚出几颗微弱的小星,像是在呼应着这股流淌的平衡之力。
叶清瑶的箫声再次响起,这一次,不再只有她一人。平衡阁里的参观者、星墟仙门的弟子、甚至万法园里的灵植,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应和着——修士们的谈笑声、孩子们的读书声、汇流藤的沙沙声、忆归花的绽放声,交织成一首宏大而温柔的乐章。
林渊握紧了手中的破魔剑,剑鸣与箫声、剑吟、万物之声融为一体。他知道,他们守护的从来不是某个固定的平衡状态,而是让平衡能够自我调节、生生不息的能力。就像子母泉的阴阳鱼,会随着日月流转微微调整,却始终保持着最核心的和谐。
夜色渐深,飞舟静静地泊在星墟仙门的码头,随时准备驶向新的远方。平衡阁的灯火亮至深夜,窗纸上映着参观者们认真讨论的身影,像一幅流动的画。
画中,没有高高在上的仙师,只有一群在天地间学习平衡的行者。他们的身影或许会老去,但他们留下的智慧,会像星墟仙门的银杏叶,落了又生,永远滋养着这片土地,滋养着每一颗追求平衡的心。
而林渊、叶清瑶、苏瑶的故事,还在继续。下一站或许是雪山,或许是深海,或许是某个平凡的村落,但无论在哪里,他们都会带着这份对平衡的敬畏与热爱,继续行走,继续守护,直到将这份活的智慧,传递到天地的每一个角落。
喜欢星墟仙门传奇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星墟仙门传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