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悠然早给几个婆子以及送去沈家的两个小厮各拍了一张忠心符,任凭对方出价上千两银子,也没能买通几个奴仆的心。
在生意红火后,沈家早已分家的大嫂二嫂也跑来豆腐铺子,想要分一杯羹。
但这生意是沈父沈母和女儿合伙的,他们不能把女儿的利益分给两个儿子,沈父沈母就提议让两个儿子出一部分本银,在来个人在豆腐铺帮忙干活,就分他们各自两成利益。
当然,这两成利益,沈父是打算从自己这五成利益中抽取,没想着去占女儿的便宜。
毕竟,他再疼闺女,也知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,等他和老伴死后,这沈家的财产都会是两个儿子的,女儿得不到一文钱。
与其死后给两个儿子,还不如现在给两个儿子家一部分利益,也免得两个儿媳妇为了这点银子闹腾个不休。
他最担心的是,两个儿媳妇从他这儿没讨到好处,会去跟他乖女闹腾。
沈家之前有两家铺子,一家豆腐铺,一家鞋铺。
两个儿子分家的时候,沈父又买了一家铺子,沈父自己留下了最累人的豆腐铺,把鞋铺分给了有制做靴子手艺的二儿子,新买的铺子则分给了大儿子,大儿子开了一家书肆。
两个儿子都是从小就跟着亲爹做生意的,很有生意头脑,两家店铺被他们经营的不错,每年都会有上百两银子的进项。
他们都忙着自家的铺子,也各请了个小厮打杂,哪有空闲来豆腐铺帮忙。
两个嫂子不同意出人出力,只想分银子。
沈父派小厮去两个儿子家,让两个儿子赶紧过来把他们媳妇带走,沈父冷着一张脸对两个儿子道,“两个儿媳妇都骑到公公婆婆的脖子上了,算盘珠子都快蹦烂我的脸,不想丢人的话,就赶紧回去,别闹的太难看,闹到最后没脸的只会是你们。”
“还有,当初分家的时候,老子就说过,以后各过各的日子,我和你娘能动的时候,就不需要你们给养老银子,但你们也别来算计我和你娘,既要银子,又不想出力,你们怎么不上天。”
“我警告你们,这豆腐铺的卤味是悠然做的,秘方也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,她自己做的,跟你们没关系,跟我和你娘也没关系。”
“卤味虽然是在豆腐铺卖,但悠然买了两个小厮来帮忙,我和你娘也没帮上什么,悠然却愿意牺牲一部分利益给我和你娘,悠然对娘家,已经是仁至义尽,所以你们也别觉得悠然的卤味放在豆腐铺卖,就是欠了娘家的。”
“你们媳妇想分一杯羹,也不是不行,但你们别想着不劳而获,想要银子,就要出力出本银,你们回去好好想想,打算参与进来,就一家出二十两银子,出一个人工,给你们算两成利。”
沈大沈二被亲爹狠狠训斥了一顿后,各自带着媳妇,灰溜溜的回家了。
当初分家时,沈父就把多年的积蓄都用上了,不但买了新铺子,还买了两栋小院子,一个儿子一栋。
剩下的积蓄,也都分成了三份,三家一人一份。
就连老大开的书肆,也是沈父另出的银子。
家被分的彻彻底底,沈父已经不欠两个儿子什么,两个儿媳妇还经常来豆腐铺打秋风,沈父沈母看在几个小孙子孙女的份上,都会忍耐两个儿媳妇的一些占小便宜的行为。
可她们做的太过了,沈父就不会隐忍。
像这次,想不要脸的白要银子,那可不行。
虽然他想损失自己大部分利益去贴补儿子家,毕竟孙子孙女是老沈家的,他贴补儿子银子,也是理所当然的,但他绝对不能损失女儿的利益。
他贴补儿子,是他心甘情愿的,可女儿不欠两个兄长的,女儿这些年过的那么艰难,两个哥哥也没说帮她一把。
现在,女儿过的好了,两个嫂子就想巴上来占女儿的便宜,凭什么?
女儿又不欠他们的。
沈父把两个儿子和两个满心算计的儿媳妇赶走后,就跟沈母面对面,唉声叹气。
也不知道沈大沈二回去是怎么教导媳妇的,翌日,两个儿媳妇各送来二十两银子,说是要参进卤味的生意。
还学着小姑子,各买了一个签了死契的小厮过来干活。
豆腐铺又多了两个小厮干活,基本上采买卤味原料以及卖卤味的活,都用不着沈父沈母插手,他们又回到了之前的生活,不过卤味带动了豆腐铺的生意,现在他们一天要做以往五倍的豆腐才够卖。
他们忙不过来,就学着女儿拿银子去牙行买一对四十来岁的夫妻干活,按照女儿的话说,自己买的人,是签了死契的,比外请的长工要忠心。
干活也会更用力。
当然,两个嫂子送进铺子的小厮,也被沈悠然拍了忠心符。
卤味一天一千斤,就到顶了。
这还是镇子处于关口之处,每日来来往往的外地人很多,不然本地人需求量可没这么大。
这一千斤,有五百斤是被镇上大大小小饭馆预定的,有三百斤是镇上大户人家的采购量,有一百五十斤是来来往往的客商打包带走的。
只有四五十斤,是普通老百姓偶尔来切个几两,带回去打打牙祭。
当然,大嫂二嫂参股后,也会三天两头的来拿几斤回去吃。
有时候,还会拿个三五斤给她们娘家送去。
这小打小闹的,沈父沈母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到,只要不太过,二老都不会跟儿子儿媳妇撕破脸的闹。
就这样,生意稳定下来后,沈悠然的生活也安定下来了。
上午干活,下午就带着妞妞学认字,学画画,还会让她学扎马步,有时雨后还会带上两个婆子,带上妞妞,跑去附近的山上挖野菜,采蘑菇,打猎。
而千里之外的京城,被沈悠然的两次光顾,被搅乱的鸡飞狗跳,人心惶惶。
再张府被一夜搬空后,皇帝,康王,以及皇家宗室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们,都收到了一封信。
信上说,康王妃生的两个孩子都不是康王的种。
信上还把康王妃和表哥如何相好,如何私会,把日子,地址,甚至怎么个暗号接头,都写的清清楚楚。
喜欢快穿女配逆袭,禁欲大佬宠妻上瘾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快穿女配逆袭,禁欲大佬宠妻上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