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高临下,将战局尽收眼底,以还珠楼情报总管的眼界,自然不会看不出禹晔绶真能为。
“明月照高楼”源自曹植的《七哀》,“明月照积雪”则语出谢灵运的《岁暮》,青年羽士一招不着,立即变招,使来妙浑天成、一气呵成。
管中窥豹,蓝衫客便知道对方不但武功高、枪法好,最可怕的是他招式法度森严,但章法又妙造乾坤,技法无迹回寻。
‘檐前负笈’只说一句,禹晔绶真掌中寒枪已攻出十余招。
这是回敬,回敬姗姗来迟的五人。
未曾想不过几个呼吸,大觉山人便已身死,这更坚定了太行三英、苗边双匪合作决心。
双方杀手几乎同时来到。
赤发火烙般在风中飞卷,炙热的内劲萦绕升腾,三只手似熊熊火炬一般,沿着不同轨迹袭向青年羽士。
异色的两柄快刀则是趁隙封锁对手退路——
一者接连三记力劈华山,刀刀各不相同,怀着统一目的,突破眼前山峦;一者幻作乌龙翻江,张牙舞爪袭向禹晔绶真后心。
枪术本多用于两军对垒、冲锋陷阵,若用与武林高手比武较技,就不免失于笨重。
先前大觉山人猝不及防之下,败于寸长寸强。
因此五人愈发留心,转走近身缠斗,限制长兵发挥,然而接下来的战局走向则更令他们意外——
寒枪行若狂风摆柳,前揽燎天掌影,后格愁惨刀锋,竟是运用巧妙,变化无方。
虽不及刀剑灵动,然而枪路施展间别有行云流水的美感意蕴充盈当中,显得韧性非常。
此刻,禹晔绶真独对众人合击,神笔状元所传精义逐一浮现脑海:
‘陶钧文思,贵在虚静;疏瀹五藏,澡雪精神。积学以储宝,酌理以富才,研阅以穷照,驯致以绎辞。’
男声所念的,正是刘彦和的《神思篇》。
《神思篇》主旨是说明心神的修养,以及分析神思与外物的交感,从而构成文章意象。
然而文章艺理在傅天行看来,则是武学奥妙,在其手中使出,更变成了妙至毫巅的武功招式。
如虚似幻的亲和男声回荡耳畔,羽士心下一动,竟是同频开口:
“陶钧文思,贵在虚静,”虚怀若谷,静察万物,这是为文者必要的修养。
寒枪式走十面埋伏守身无漏,交格铁掌、刀锋铮然作响,意在以静制动。
“疏瀹五藏,澡雪精神,”
疏治洗涤,致虚守静,禹晔绶真目色平淡,衣袖微动,凛冽气机笼罩方圆,枪行怀抱琵琶,险招纷呈。
以险制险争得克敌空间,羽士守坤踏乾,枪身清云缭绕,锐光暴长。
刷刷数声,太行三英左右肩胛,一边中了一枪。
异色刀影倏地飞起,两道灿目刀光斜斜斩来,被寒枪一圈,反荡出去。
“积学以储宝,酌理以富才,研阅以穷照,驯致以绎辞。”后四句连珠吐出,一气呵成。
声称投笔从戎,然亲切长者潜移默化影响下,羽士对书法行文也绝非全无领悟。
长吟声中,禹晔绶真已攻了六招。
这写文章的六大要诀,而今却成了天衣无缝、丝丝入扣、无瑕可袭、绵延不绝的六记枪招。
六招,三百一十五式!
锐光云影交织的天罗地网里,太行三英、苗边双匪闯不过、冲不破、更是挣扎不出。
困兽犹斗,遑论人乎?
赤发三人口中发出惊雷般的叱喝声,厉掌狠推,狂风暴雨般击出;悍匪二人招舞飞沙走石,刀锋自下而上,反削掠往禹晔绶真肋间。
羽士掌中冷冽寒枪横里一挑,顺接尉迟献酒。
枪端点向敌人下颚,锐锋有如梨花绽开,旋即又见双匪喉间血花逸散,交映慑人冷芒。
枪身轻摆侧击敌腕,不带烟火气地一触而收,二人手掌无力垂下,腕轮已碎,枪柄又按到敌人的下腹,劲力吞吐凿穿居中者丹田。
电光火石间一招三用,刀客失息丧命,赤发三人收声撤手,各自能为不复。
“行云流贴,名不虚传!”
目睹寒枪夭矫如龙,无论枪尖、枪柄、枪身,都能致人的死命,雅间内的蓝衫客觑破枪法来历,由衷赞道。
毫不在意一时失利,‘檐前负笈’兀自接下一句:“可惜,阅历仍是太浅。”
招式火候已足,深得个中三昧,然而江湖经验尚浅。
闻言,皇甫霜刃微微颔首,说:“倘若换成还珠楼那三位顶尖杀手来,决计不会给对方留下喘息机会!”
除去丹田遭毁的那位,太行三英余下二人虽然单臂受伤失力,但尚有一手可用,此刻果然陡地发难。
耳上三只金环不知何时已被他们摘到手中,趁着禹晔绶真收式立定之际,六道金光,已“呜”的离手掷出。
脱手暗器如六条游窜的金蛇,噬向青年羽士。
然而终是未有功成,只因寒枪境拟大江似练,掀动沧波万顷平地而起。
长兵运术掌,龙门浪涌般的漫渡江潮横拦蛇群面前,不容寸进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金光之荻花题叶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金光之荻花题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