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州府、乐山府、西州府的三府联考。
闫怀文得中举人。
名次却出乎意料的排在榜单中位。
一个不上不下的中游位置。
消息通过九霄很快传至京城。
闫老二得知那日,满脸难以置信,大呼不可能。
英王也觉奇怪。
以闫先生之才学,怎会榜前无名?
仔细想想,又认为闫先生大抵是操劳过甚,三府的重担他皆信重托之,疲乏先生之身,消耗先生之神,精气不足,举考难免受影响。
英王自省之。
惭甚愧甚。
误了先生啊!
他这边带着愧疚安慰闫老二:“先生是为公务所累,发挥不济,无法一展所学,幸而举考于先生如登高之径,先后无碍,关州战事已了,正需修养民生,先生也能少些操劳,待到春闱,定能金榜题名。”
闫老二蔫哒哒的,“大哥肯定很失落。”
他大哥多努力多骄傲!
那是逃荒路上都要读书,夜夜都要费蜡烛苦读,写写写不停的人啊!
那是工作读书两不误,用瘦弱单薄的身子撑起咱家一片天的老闫啊!
闫老二莫名就为自家大哥委屈上了。
我大哥这么努力刻苦上进,凭啥就不能考在前头!
连我这个学中之渣不都考了秀才头名么!
闫老二将自己关在屋里就奋笔疾书。
拿出之前考秀才的劲头,写了长长的两封信。
一封去给他大哥,一封去给他老师。
写给老师的信,闫老二自觉很隐晦很小心的旁敲侧击,可在田大老爷看来,还是满纸的在问他大哥为啥没能考第一,是不是有人使坏,那从京城派去主考的马大人,有没有针对他哥,给他哥穿小鞋……
田大老爷写回信的时候,运气许久。
真的很想就在原信上,写一个大大的滚字,打还回去。
到底看在信首信尾一句句真心诚意的问安下,捋平新纸,细细写下闫举人此番考场失利的缘由……
闫怀文收到弟弟的来信。
轻笑复又摇头。
而后嘴角啄着一抹温柔,提笔回信。
很是耐心的对弟弟的疑问与不惑一一答复。
……
闫玉这边又简单许多。
她给好友庞小胖去了一封信,要她大伯和三府联考头三名的答卷。
因无法使用九霄快递。
闫玉收到回信之时,大军已行至乐山至京城这一段运河的中半段。
主考马大人的文风正中,为人严谨古板。
换言之就是不喜欢太繁花锦绣的文章,不喜堆砌辞藻,不喜夸大,不喜曲解圣人言,连引用典故都要慎重,择精忌贪多……
以上是闫玉自己的总结。
应试教育之下,理解出题人,攻略出题人,打败出题人,这几乎是每个完成了义务教育学生的本能。
以他大伯的能力,哪怕没有更细致的情报,通过最基础的信息也能判断出马大人偏爱何等样的文章。
是以,大伯这篇答卷写的如此标准闫玉一点都不意外。
所谓的标准,就是十分符合主考官审美挑不出啥毛病的那种范本。
但,问题也在这。
这也标准的太平平无奇了吧。
对比前三名。
闫玉不能违背良心说,她大伯答的比人家好。
李雪梅也一一看过。
眼中划过一抹精光。
淡笑道:“你大伯藏拙了。”
闫玉此时也知晓,她大伯绝对是故意答成这样的。
“用不用这么低调啊!”她小声嘟囔道:“大伯被王爷聘为幕僚,公务战事都参与了,还代为发号施令,大战之时,连世子都要听大伯的建议,动用西州缴获通河道,更是先斩后奏,谁人不知大伯为王爷所倚重,举人试而已,考中也只是当官后备役,又不是春闱考进士,往前考考又咋了。”
这一刻的闫玉和她爹虽相隔甚远但脑波同频了。
我大伯咋就不能考前头去!
这一二三名的卷子,写的挺好,可她大伯要是正常写,能更好!
“这一次是三府联考,三个大府的学子一起排榜,本就是绝无仅有之事,关注的人想来不少。”李雪梅平静的说道:“关州一系列的胜利太显眼了,你大伯过些时日也会进京,英王府幕僚,主持关州军政大事,要是再加上三府联考的头几名,这么耀眼的人,真的想忽视都难。”
李雪梅慢慢言道:“我想你大伯,是知道自己已入了很多人的眼,又故意放了个迷雾弹,让人看不透他。”
“读书人视科考为晋升之梯,有谁会故作藏拙,甚至还可能是控分……谨慎之人许是不会中计,可那些身处高位,自命不凡的,”李雪梅顿了顿,突然笑道:“没准就信了你大伯的鬼。”
闫玉若有所思。
“你想想来过咱关州的那个吴王……”李雪梅含笑点名。
闫玉恍然,先是点头,而后一个劲的嘿嘿嘿。
“吴王……”她又道:“那时候在永宁城他大概想要表现一下很爱民?假模假样的,吃住那么挑剔,折腾的下人团团转,那阵仗还以为他已经登基了皇帝出宫呢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