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黑板上的倒数计时
高三(七)班的教室里,粉笔灰在午后的阳光中飞舞。距离高考还有87天,黑板的右上角用红色粉笔醒目地标注着这个数字。
林晓晓走进教室时,发现同学们正围在黑板前窃窃私语。
“怎么了?”她放下书包,凑了过去。
黑板的左下角,不知被谁用白色粉笔写着一行小字:“不是87,是17。”
“谁写的?什么意思啊?”班长推了推眼镜,“恶作剧吗?”
林晓晓盯着那行字,心里莫名地咯噔一下。粉笔字迹歪歪扭扭,像是故意写得难以辨认。
“肯定是有人捣乱。”生活委员说着,拿起板擦就要擦掉。
“等一下。”林晓晓鬼使神差地掏出手机,“我先拍一张。”
那天下午的数学课,林晓晓一直心不在焉。她的目光不时瞟向黑板左下角——虽然那行字已经被擦掉,但她总觉得那里还残留着某种痕迹。
放学铃声响起,同学们像出笼的鸟儿般涌出教室。林晓晓因为要整理错题本,留到了最后。当她收拾好书包准备离开时,不经意间瞥了一眼黑板,整个人顿时僵住了。
那行字又出现了。
“不是86,是16。”
字迹和早上的一模一样,依然歪歪扭扭,依然写在黑板的左下角。
林晓晓环顾空无一人的教室,汗毛竖立。她确信放学时值日生已经仔细擦过黑板了。
她走到讲台前,盯着那行字看了许久,最终还是没有擦掉它。
第二天一早,教室里炸开了锅。
“谁啊,这么无聊?”
“肯定是咱们班的人干的。”
“守夜吗?抓他个现行!”
班主任得知后也很重视,特意在晨会上强调了高考前要保持良好心态,不要搞这种影响同学情绪的恶作剧。
但无论大家如何议论、猜测,甚至有几个男生声称要轮流守夜,那个神秘的写字人始终没有露面。
而每一天,黑板上的数字都会准时更新。
“不是85,是15。”
“不是84,是14。”
...
渐渐地,同学们从最初的惊讶、不安,变成了习惯甚至期待。每天早晨检查黑板左下角,成了高三(七)班的一个特殊仪式。
班长试图从逻辑上分析:“左边的数字每天减1,右边的数字也是每天减1。但右边的数字比左边的小70天。这是什么意思?”
“是不是在暗示高考会提前?”有同学猜测。
“不可能,高考时间是全国统一的。”
林晓晓一直没有参与这些讨论,但她心里有一个模糊的猜想。她偷偷去图书馆查了学校的旧档案,又找机会问了几个老教师,终于拼凑出一个被时间掩埋的故事。
十七年前,高三(七)班有一个叫陈默的男生。性格内向,成绩中游,是那种很容易被忽略的学生。在距离高考还有17天的时候,他因突发疾病去世了。从那以后,关于他“阴魂不散”的传言就偶尔会在校园里流传。
当黑板上的数字变成“不是18,是2”时,林晓晓决定做点什么。
那天放学后,她等所有人都离开,独自留在教室里。她走到黑板前,拿起一支粉笔,在已经出现的“不是18,是2”下面,小心翼翼地写道:
“陈默,我们记得你。”
写完后,她放下粉笔,轻声说:“你的故事没有被完全忘记。如果你真的存在,能不能告诉我,你想告诉我们什么?”
教室里静悄悄的,只有她的心跳声在耳边回响。
突然,她感到一阵微风吹过脸颊——明明门窗都关着。紧接着,黑板上的粉笔字开始发生变化。她写的那行字下面,慢慢浮现出一行新的字迹,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书写:
“珍惜时间,它比你们想的更少。”
林晓晓屏住呼吸,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。
又一行字浮现:
“谢谢你们让我完成未竟的倒计时。”
随后,字迹慢慢淡去,最终消失不见。黑板上只剩下她写的那行“陈默,我们记得你”。
第二天是高考前最后一天上课。当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时,都惊讶地发现黑板上没有出现新的倒计时。只有林晓晓写的那行字还留在那里。
“怎么回事?倒计时结束了?”
“陈默是谁?”
“晓晓,这是你写的吗?”
林晓晓站在讲台前,面对全班同学好奇的目光,缓缓讲述了她在旧档案里发现的故事。
“...所以,我想这个倒计时,是陈默学长在用他的方式提醒我们,”林晓晓的声音有些哽咽,“提醒我们珍惜当下,珍惜我们还拥有的时间。”
教室里一片寂静,有几个女生悄悄抹起了眼泪。
班长站起身,走到黑板前,在林晓晓的字下面郑重地写道:
“谢谢学长,我们会珍惜每一天。”
紧接着,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前,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承诺和感谢,很快就把整块黑板填满了。
班主任站在教室后排,摘下眼镜,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。
高考那天,高三(七)班的同学们惊讶地发现,他们考场的黑板上不知被谁用白色粉笔在角落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。大家都默契地相视一笑。
没有人知道,在林晓晓的铅笔盒里,珍藏着一小截用过的粉笔。那是她在那个神奇的傍晚,从教室地上捡起来的。偶尔,在深夜复习疲惫时,她会拿出那截粉笔,轻轻在桌面上写个“加油”。
而每一次,她都能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,像是来自远方的鼓励。
喜欢关外盗墓王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关外盗墓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