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和天下凝民力,残踪撼和破安宁
一、辰时医和坊济贫稳民生:道墨同医减民负
辰时的汴京 “医和坊”,晨雾如揉碎的棉絮般漫过朱漆大门,门楣上 “医和天下” 的青铜匾额在晨光中泛着暖光。坊内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一尘不染,东侧的 “惠民诊疗区” 摆着三排墨家便携诊疗仪,西侧的 “药材发放处” 整齐码放着封装好的草药包,空气中弥漫着甘草的清甜与圣火草的淡香,酿成一股让人安心的 “医和气”—— 这是灵枢与素问联合墨家传人墨和设立的综合性医疗坊,旨在通过免费诊疗、药材救助,减少贫困患者的痛苦,减轻社会负担,让 “医和” 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石。
辰时三刻,坊外已排起长队,首位患者是城郊的张阿婆。她拄着枣木拐杖,佝偻着身子,咳嗽声断断续续,粗布衫上沾着补丁。“灵枢先生,” 阿婆攥着灵枢的衣袖,声音带着哭腔,“我这咳疾犯了半个月,儿子在外做工,家里只剩我一个老婆子,没钱抓药,再拖下去,怕是要给街坊添麻烦了……”
灵枢扶住阿婆,语气温和却坚定:“阿婆莫怕,医和坊本就是为帮您这样的百姓。‘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’,我们行医,不求钱财,只求百姓安康,少给家里、给街坊添负担。墨和,取体质监测仪来,先看看阿婆的肺脉。”
墨家传人墨和捧着一台青铜制的 “肺脉监测仪” 走来,仪器上刻着墨家矩尺纹,能通过指尖接触,检测肺部气血运行。“阿婆,您把手指放在这凹槽里,” 墨和调试仪器,仪盘上的指针缓缓转动,“是风寒犯肺,不算严重,用‘散寒止咳汤’配合墨家‘温肺贴’,三日就能好转,后续再用食疗调理,不易复发。”
素问则取来草药包与温肺贴,耐心讲解用法:“这药每日熬一碗,温肺贴贴在肺俞穴,晚上睡前贴,早上取下。您要是不方便熬药,坊里的弟子可上门帮您,绝不让您独自硬扛。”
阿婆接过草药包,泪水滴在包上:“多谢先生大夫!有了你们,我这老婆子不用拖累儿子,也不用麻烦街坊,真是积德了!以后我要是好了,就来坊里帮忙扫地、晒药,也算尽份力!”
此时,汴京里正(管理街坊的官员)带着随从前来巡查,看到医和坊的场景,眼中满是赞许:“灵枢先生,你们这医和坊真是惠民的好举措!之前城郊常有贫困患者因无钱医治,卧病在床,拖累家人,甚至引发邻里纠纷,如今有了免费诊疗,街坊间的矛盾少了,百姓的笑脸多了,这就是医学促和谐啊!”
灵枢拱手道:“里正大人过誉了!我们计划每月在医和坊为百姓做一次免费体检,用墨家的‘全民体质档案仪’记录健康状况,提前预防疾病,这样既能减少患者痛苦,也能让街坊更和睦,社会更安定。”
可就在这时,一位刚领药的老汉突然捂着胸口倒地,手中的草药包泛着极淡的幽绿,试毒叶一碰,瞬间焦黑 —— 是残踪气!“不好!药材被动了手脚!” 灵枢脸色骤变,拆开草药包,发现里面混着一缕黑色丝线,正是隐戾丝,“余孽竟在医和坊的药材中藏残踪气!他们想让百姓以为我们的药有害,不敢来诊疗,让贫困患者再次陷入困境,破坏社会安宁!”
墨和立刻用圣火草粉末擦拭草药,重新封装:“这些人太歹毒了!连帮百姓减负的药材都要污染!我这就去检查所有草药包,绝不让更多人受害!” 素问则为老汉按摩膻中穴,缓解不适:“大爷别慌,残踪气已被驱散,这药是安全的,您回去熬着喝,身子很快就能好,不会给家里添负担的。”
老汉缓过神,握着灵枢的手说:“先生是好人,我信你们!就是这些邪祟太可恨,你们可一定要守住这医和坊,别让他们坏了好事!”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附和,有的还主动帮忙检查草药包,医和坊的氛围在危机后更显凝聚 —— 这正是医学带来的社会向心力,让百姓在困境中并肩而立。
二、巳时墨家器械普健康:巧技传知促民和
巳时的阳光已穿透晨雾,汴京中心广场的 “健康宣讲台” 前挤满了百姓。台上摆着墨家 “健康演示仪”—— 青铜制的球体上刻着人体经络图,转动球体就能显示不同季节的养生重点;旁边的 “体质自测仪” 只需百姓伸手触摸,就能快速判断体质类型,给出养生建议,空气中满是百姓的问询声与笑声,热闹却不杂乱。
灵枢站在宣讲台中央,手持一卷《健康通俗册》,声音洪亮:“‘上工治未病’,与其生病后医治,不如提前预防。今日我们用墨家的器械,教大家辨体质、学养生,就是想让每个人都懂健康、会养生,少生病、不生病,家里少操心,街坊少牵挂,这社会自然就和谐了。”
一位年轻妇人挤到台前,指着体质自测仪问:“灵枢先生,我总觉得手脚冰凉,能测测是什么体质吗?要是能自己调理,就不用总麻烦大夫了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