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家天堑起胡烟,骠骑横戈靖虏臣。
六击漠南凝血气,三征河西定边垠。
狼居胥上封坛日,祁连山下铸剑魂。
莫道少年身去早,千秋功业照青麟。
列位,这一章咱们要讲的这位英雄,生在大汉雄风最炽烈的年代,十七岁披银甲跨烈马,挥枪硬闯匈奴腹地;二十四岁却如流星坠地,溘然长逝在长安城里。短短七年军旅生涯,他把匈奴铁骑打得“漠南无王庭”,把大汉的旗帜插遍河西走廊、漠北草原,更留下一句“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”的誓言,他,便是西汉骠骑将军、冠军侯——霍去病。
前面咱们已经多次提到大汉建国后,匈奴不断南犯,而汉朝以被动防御为主,有一个故事生动的说明了这个形势:吕后当政时,匈奴单于甚至写了封羞辱信来,说“你死了丈夫,我没了妻子,不如咱们凑一对”,吕后也只能忍气吞声,回信说“我年老色衰,配不上单于,送些美女给您吧”。
直到汉武帝刘彻登基,局面才算彻底改变了。武帝登基时才十六岁,可心里早就憋着一股劲:“我大汉有这么多兵马粮草,凭什么要跟匈奴低头?我不要和亲,要的是匈奴称臣,要的是边地百姓能安心种地!”而要实现这个目标,就得有能打仗的将军——这时候,卫青和霍去病舅甥二人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华,为汉武帝实现了梦想。
武帝元朔六年,也就是公元前123年,卫青奉武帝的旨意,率十万大军从定襄出发,去征讨匈奴的右贤王部。这时候的霍去病,刚满十七岁,挂着“票姚校尉”头衔跟随舅父的部队出发了。
说句实话,卫青让霍去病随军出征,是有一些私心的,并不指望他能到多大的胜仗,能跟着大部队混些资历就行。可霍去病不这样想,他天天跟老兵们混在一起,询问以往战斗时匈奴军队打仗作战的细节,并一一记在心里。
过了几天,霍去病把情况都了解清楚了,就去找卫青,想带些人马去试炼一下。卫青想了想,觉得让他历练历练也好,就拨了八百骑兵给他,还特意叮嘱:“这八百人都是精锐,你带着他们在附近转转就行,别走远,安全第一,要是遇到大股匈奴兵,赶紧撤退,不要硬拼。”
当天夜里,霍去病就带着八百人出发了。八百人骑着马,连火把都不敢点——怕被匈奴人发现,就靠天上的星星辨方向,马蹄子裹着布,悄没声儿地往匈奴腹地奔。跑了大半夜,天快亮的时候,终于远远看见一片篝火,火光映着帐篷的影子,能隐约听到匈奴人的说话声和喝酒的喧闹声。
霍去病勒住马,翻身下马,趴在地上听了听,又抬头看了看帐篷的分布——中间那顶帐篷最大,周围还有几个小帐篷围着,一看就是匈奴贵族的营帐。他心里有了数,回到队伍里,压低声音对士兵们说:“兄弟们,前面就是匈奴的营帐,他们人多,咱们人少,不能硬拼。我带三百人绕到后面,从后面袭击;张校尉带两百人从左边冲,李校尉带两百人从右边冲,鸣镝为令,一起冲杀,速战速决,不可恋战!”
一切布置就绪,信号一起,他率领的三百人冲进帐篷,里面的匈奴人正围着篝火喝酒,有的还抱着女人唱歌,见汉军冲进来,大惊之下,手忙脚乱——有的去拿弓,可弓弦还没拉开,就被汉军的马刀砍中;有的光着脚往帐篷外跑,刚出门就被左边冲进来的张校尉的人拦住,一刀下去,就倒在了血泊里。
中间那顶大帐篷里,匈奴的相国和当户正在喝酒,听到外面的喊杀声,赶紧站起来想跑,可刚到门口,就被霍去病堵住了。相国拔出刀想反抗,霍去病长枪一挑,就把他的刀挑飞了,再一压,长枪就顶在了他的脖子上:“别动!动一下就杀了你!”当户吓得赶紧跪地求饶:“将军饶命!将军饶命!”
这时候,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也从帐篷里跑出来,他骑着马想冲出去,可刚跑没几步,就被霍去病的士兵围住了。罗姑比挥舞着马刀,想杀出一条血路,可汉军士兵越围越近,最后,一个士兵甩出绳子,套住了他的马腿,罗姑比从马上摔下来,被汉军捆了个结实。
战斗从天亮打到太阳出来,匈奴的营帐里再也没有喊杀声,只剩下汉军的脚步声和俘虏的求饶声。霍去病清点了一下,一共杀了两千多匈奴兵,活捉了匈奴相国、当户,还有单于的叔父罗姑比,还缴获了几百头牛羊和不少弓箭、马刀。
等他带着俘虏、牵着牛羊回到卫青大营时,卫青都惊呆了。他看着霍去病身上溅的血,又看了看那些被捆得结结实实的匈奴俘虏,半天说不出话来——他本来以为霍去病最多就是出去转一圈,没想到居然端了匈奴的一个大营!卫青走过去,拍着霍去病的肩膀说:“好小子!你比舅父当年还要勇猛!”
消息传到长安,武帝听了更是高兴。他拿着战报,在朝堂上对大臣们说:“霍去病十七岁就能立这么大的功,真是上天赐予朕的良将!朕要封他为‘冠军侯’,食邑一千六百户!‘冠军’,就是‘功冠全军’的意思,这名号,他当之无愧!”大臣们都纷纷点头,说武帝慧眼识才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中国野史大甩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