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盔映雪宝刀寒,雕翎箭发鬼神寒。
定军山下摧强敌,千古谁轻老黄忠。
话说东汉末年,天下分崩,黄巾起义后,董卓擅权,各路诸侯各怀异心,或争雄中原,或割据一方。这乱世如熔炉,烧尽了庸碌之辈,却也炼出了无数英雄。有少年成名如马超者,有威震华夏如关羽者,更有一位年过花甲仍能横刀立马、箭定乾坤的老将——此人姓黄,名忠,字汉升,便是日后蜀汉五虎将中,以“老当益壮”名传千古的白发战神。
黄忠本是南阳人氏,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:一手大刀使得出神入化,劈砍削刺,刚猛有力;更练就一身百步穿杨的箭术,箭囊里二十支雕翎箭,从不虚发。东汉末年,南阳遭黄巾之乱,黄忠为避祸,携家小投奔荆州牧刘表。刘表见他武艺不凡,便任命他为中郎将,派往长沙郡,辅佐自己的侄子刘磐镇守攸县。
攸县地处荆州东部,与江东孙策的地盘接壤,常年战事不断。刘磐年轻气盛,却少谋略,每逢孙策派兵来攻,便慌了手脚,全靠黄忠支撑。一次,孙策派麾下大将太史慈率军五千来犯攸县,太史慈乃江东名将,善使长枪,更有“江东第一勇士”之称。刘磐见敌军来势汹汹,急召黄忠商议:“黄将军,太史慈骁勇,我军兵力不及,如何是好呀?”黄忠却神色平静,抚着腰间的九环大刀道:“将军莫慌,太史慈虽勇,却有一缺点——轻敌冒进。某愿领兵三千,设伏于城外十里的落马坡,定能退敌。”
刘磐半信半疑,却也无更好的办法,便依了黄忠之计。黄忠率军至落马坡,令士兵将路边的树木砍倒,阻塞道路,又派两百弓箭手埋伏在山坡两侧的密林中,自己则带着剩余士兵,在坡下列阵等候。不多时,太史慈率军而来,见道路被阻,不禁冷笑:“刘磐无谋,竟用此等小计!”说罢,令士兵清理道路,自己则拍马挺枪,冲在最前。
待太史慈的先锋部队刚过落马坡,黄忠突然大喝一声:“太史慈,某在此等候多时!”话音未落,山坡两侧的弓箭手齐发箭矢,曹军顿时倒下一片。太史慈大惊,正要率军后退,黄忠已拍马舞刀,直冲过来。两人在坡下交上手,大刀对长枪,一来一往,大战五十余合。太史慈越打越心惊——他本以为黄忠是个普通将领,却没想到其刀法如此刚猛,力道丝毫不逊于自己。又战了二十余合,太史慈渐感不支,正想拨马撤退,黄忠突然虚晃一刀,策马后退,同时从箭囊里抽出一支雕翎箭,弯弓搭箭,对准太史慈的盔缨。
“咻”的一声,箭如流星,正中太史慈的盔缨。太史慈吓得魂飞魄散,以为黄忠要取自己性命,急忙伏在马背上,率军狼狈而逃。黄忠也不追赶,只是率军退回城中。经此一役,江东军再也不敢轻易来犯攸县,刘磐对黄忠赞不绝口,可刘表却始终未重用黄忠——在他眼中,黄忠不过是个能守一方的勇将,而非能统兵征战的帅才。黄忠心中虽有不甘,却也无可奈何,只得在长沙默默驻守,一晃便是十余年。
建安十三年,曹操率大军南下,荆州牧刘琮不战而降,荆州落入曹操手中。曹操早就听说过黄忠的威名,便任命他为裨将军,仍令他镇守长沙,归长沙太守韩玄管辖。曹操此举,看似重用,实则只是安抚地方,并未将黄忠纳入核心麾下。黄忠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并非自己心中的明主,便也只是尽责守土,不愿主动效力。
没过多久,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大败曹操,随后率军南征荆州四郡。关羽奉命攻打长沙,韩玄得知消息,急忙召黄忠商议:“汉升,关羽乃刘备麾下第一猛将,斩颜良、诛文丑,威震华夏,如今来攻长沙,如何是好?”黄忠此时已年过六旬,白发如雪,却依旧腰板挺直,双目炯炯:“太守莫怕,某虽年老,却也能与关羽一战。若他敢来,某定叫他知我长沙不可欺!”
次日,关羽率军至长沙城下,立马阵前,手持青龙偃月刀,高声喝道:“韩玄速速开城投降!若敢抵抗,某便率军攻破城池,鸡犬不留!”城门大开,黄忠率军而出,胯下黄骠马,手提九环刀,虽白发苍苍,却气势逼人。关羽见了,不禁皱眉:“韩玄无人可用,竟派一老将出战?”便喝道:“老将军,你年事已高,何苦来送死?速速回去,叫韩玄派个能打的来!”
黄忠闻言,怒目圆睁:“关羽休得小觑老夫!某虽年近六旬,却能开三石之弓,舞百斤大刀,今日便与你大战三百回合,分个胜负!”说罢,拍马舞刀,直取关羽。关羽也不怠慢,青龙刀一挥,迎了上去。两人刀光交错,在长沙城外展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。
这一战,直打得天昏地暗,尘土飞扬。关羽的青龙刀重八十二斤,劈砍下来势大力沉;黄忠的九环刀虽轻些,却刀法精妙,攻守兼备。两人大战百余合,不分胜负。关羽心中暗赞:“这老黄忠厉害非凡,老夫许久未遇这般对手!”又战了三十余合,关羽见难以取胜,便想使出拖刀计,假装不敌,拨马便走,待黄忠追来,再回身一刀将其斩于马下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中国野史大甩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