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琨还写了一首《扶风歌》,记录自己赴晋阳的经历和报国的决心,诗里写道:“朝发广莫门,暮宿丹水山。左手弯繁弱,右手挥龙渊。顾瞻望宫阙,俯仰御飞轩。据鞍长叹息,泪下如流泉。系马长松下,发鞍高岳头。烈烈悲风起,泠泠涧水流。挥手长相谢,哽咽不能言。浮云为我结,归鸟为我旋。去家日已远,安知存与亡?慷慨穷林中,抱膝独摧藏。麋鹿游我前,猿猴戏我侧。资粮既乏尽,薇蕨安可食?揽辔命徒侣,吟啸绝岩中。君子道微矣,夫子固有穷。惟昔李骞期,寄在匈奴庭。忠信反获罪,汉武不见明。我欲竟此曲,此曲悲且长。弃置勿重陈,重陈令心伤。”这首诗写得悲怆又豪迈,把乱世中的艰难和报国的决心写得淋漓尽致,后来成了西晋诗坛的名作。
可好景不长,先是盟友拓跋部出了动乱。建兴四年(公元316年),拓跋猗卢被自己的儿子拓跋六修杀死,拓跋部陷入内乱,根本没时间再帮助刘琨;接着,西晋朝廷也完了。同年十一月,匈奴刘曜率军攻占长安,晋愍帝被俘,西晋灭亡。消息传到晋阳,刘琨当场就哭了,他穿上丧服,在晋阳城里为晋愍帝举行了哀悼仪式,还派人去南方,劝说琅琊王司马睿(晋元帝)称帝,建立东晋——这也是后来东晋建立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西晋灭亡后,刘琨成了北方汉人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,东晋朝廷表面上很重视他,封他为太尉、广武侯,还让他继续在北方抵抗胡人。可实际上,东晋朝廷根本不信任他——晋元帝司马睿在南京称帝后,心里一直犯嘀咕:“刘琨在北方势力这么大,又联合了鲜卑人,要是他在北方自立为王,怎么办?”于是,朝廷不仅不给刘琨支援,还处处提防他,甚至有大臣进谗言,说刘琨“据险自固,有不臣之心”。
刘琨多次上表东晋朝廷,请求援军和粮草,可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“朝廷初立,财力匮乏,望公自勉”——说白了就是让他自己想办法。刘琨心里清楚,东晋朝廷根本不想让他在北方壮大,只想让他当个“挡箭牌”,挡住胡人的南下,好让他们在南方安心享乐。可就算这样,刘琨也没放弃,他还是在晋阳苦苦支撑,因为他知道,自己一退,北方的汉人就真的没希望了。
更倒霉的是,刘琨和段匹磾的关系也出了问题。段匹磾有个弟弟叫段末波,是个野心家,一直想夺取段部的首领之位。段末波被石勒收买了——石勒给了他很多金银财宝,让他在段匹磾面前说刘琨的坏话,破坏两人的联盟。段匹磾本来就有点多疑,听了弟弟的话,就开始怀疑刘琨。
建武元年(公元317年),石勒派大将石虎率军攻打段匹磾的根据地厌次,段匹磾率军抵抗,让刘琨派军支援。刘琨派部将韩据率军去帮段匹磾,可韩据在路上被石勒的另一部将孔苌打败,没能赶到厌次。段末波就趁机在段匹磾面前说:“你看,刘琨根本不想帮你,他是故意让韩据打败的,想借石勒的手消灭我们段部!”段匹磾听了,更怀疑刘琨了。
第二年(公元318年)正月,段匹磾以“商议军事”为由,把刘琨请到了厌次。刘琨一到厌次,就被段匹磾软禁了起来。段匹磾还拿出段末波伪造的书信,说刘琨和石勒暗中勾结,想吞并段部。刘琨知道自己这次凶多吉少,可他没抱怨,也没求饶。他在监狱里写了一首诗,叫《重赠卢谌》,送给自己的老朋友卢谌,诗里有两句特别有名:“何意百炼刚,化为绕指柔。”意思是说,我本来是个像钢铁一样坚强的人,可现在却落得这么个下场,心里的委屈和无奈,只能化作绕指的柔情。这两句诗,道尽了他一生的悲凉。
刘琨的部下知道他被软禁后,都很着急,部将焦嵩、韩据计划出兵攻打段匹磾,救出刘琨。可段末波早就料到了,他跟段匹磾说:“刘琨的部下要造反,咱们得先杀了刘琨,以绝后患!”段匹磾本来还在犹豫,可被段末波一撺掇,最终还是下了决心。
建武元年(公元318年)五月初八,段匹磾派人给刘琨送来了毒酒。刘琨接过毒酒,平静地说:“我自从赴晋阳以来,就没想过活着回去。能为国家而死,我无怨无悔。”说完,他端起毒酒,一饮而尽。刘琨死的时候,才四十八岁。他到死都没看到西晋复兴的那一天,也没看到胡人被赶出中原。
听到刘琨被杀的消息,晋阳的百姓都哭了。那些曾经跟着他守晋阳的流民,还有他招募的士兵,都自发地为他戴孝;连鲜卑部落里,也有不少人觉得段匹磾做得不对,说:“刘大人是个好人,不该死啊!”刘琨的部下焦嵩、韩据虽然想为他报仇,可因为段匹磾已经控制了局势,最终也没能成功,一部分人投奔了石勒,一部分人保护着刘琨的家人逃往南方。
刘琨的家人也没能幸免——他的父亲刘蕃、儿子刘遵,后来都被段匹磾杀死了,只有少数家人逃到了东晋,比如他的另一个儿子刘群,后来在东晋为官,传承了他的忠义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中国野史大甩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