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无论政务多繁忙,刘询始终没有忘记许平君。他将对许平君的思念,都倾注在儿子刘奭身上——刘奭自幼体弱,刘询便亲自挑选名师教导他;刘奭长大后,性格仁柔,与刘询的务实风格不同,有时会因政见不合而惹刘询不满,甚至有大臣建议废黜太子,刘询却始终没有同意,只因刘奭是他与许平君唯一的儿子,是他们爱情的见证。他曾对大臣说:“太子虽性格柔弱,然其母许后早逝,朕不忍废之。”
刘询还时常前往杜陵南园祭拜许平君,每次都只带少数侍从,独自在墓前停留许久。他会对着墓碑诉说朝堂之事,分享儿女的成长经历,仿佛许平君从未离开。有一次,他在墓前看到几株杂草,便亲自蹲下拔除,侍从想上前帮忙,却被他阻止:“这是平君的家,该由我来打理。”
为了让许平君的家族得到优待,刘询不仅将许广汉封为平恩侯,还将许广汉的两个弟弟许舜、许延寿也封为侯,许氏家族成为西汉中期的显赫家族。他还特意下旨,将许平君的母亲接到宫中居住,时常前去探望,以弥补许平君未能尽孝的遗憾。
黄龙元年(前49年),刘询病重,临终前,他特意留下遗诏,将许平君的陵墓从杜陵南园迁到杜陵主峰附近,与自己的陵墓相邻——他要在死后,继续陪伴着这位与他共过患难、他用一生去思念的发妻。同年十二月,刘询驾崩,葬于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,与许平君的陵墓隔路相望。
汉宣帝与许平君的故事,跨越了贫贱与富贵,历经了阴谋与复仇,最终以“故剑情深”的坚守和“终身不忘”的思念,成为千古佳话。在皇权至上、帝王多薄情的封建时代,刘询用自己的行动证明:即便身处高位,也能坚守初心;即便手握重权,也能情深不负糟糠——这份帝王家的真情,远比“孝宣之治”的功业更动人,更值得被后世铭记。
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中国野史大甩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