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坚,生于公元541年7月21日,卒于公元604年8月13日,弘农华阴(今陕西华阴)人,汉太尉杨震之后,其父杨忠为北周开国元勋,封随国公。杨坚生而有异相,《隋书》载其“为人龙颔,额上有五柱入顶,目光外射,有文在手曰‘王’”,虽早年因家世显贵入仕,因北周皇室猜忌而隐忍蛰伏。后夺取北周政权,于公元581年建立隋朝,史称隋文帝。他革除弊政、统一南北,开创“开皇之治”;却独对独孤伽罗倾注一生柔情,从少年夫妻到开国帝后,始终恪守“无异生之子”的誓言。
独孤伽罗,生于公元544年,卒于公元602年9月15日,云中(今内蒙古托克托)人,北周太保、卫国公独孤信第七女。其母为清河崔氏(北魏至隋唐时期的顶级士族),故伽罗自幼承家学、受礼教熏陶,既通诗书、晓兵法,兼具鲜卑女子的果决飒爽与汉族女子的温婉聪慧。《北史·独孤信传》赞其“雅好读书,识达今古”,更具远超一般后妃的政治远见——在杨坚犹豫是否夺权的关键节点,她以“骑兽之势,必不得下”点醒丈夫;隋朝建立后,又与杨坚“同辇听政,共定天下”,朝中政令多有其参与谋划,被时人尊称为“二圣”。她一生倡导节俭、整肃后宫,始终是杨坚最信任的政治伙伴与唯一的人生伴侣,其去世后,仅两年杨坚便随之离世。
北周孝闵帝元年(公元557年),长安城内的独孤府宅,朱门染金,飞檐映日,一场牵动朝野目光的婚礼正在举行。新郎杨坚时年十六(按虚岁记为十七),已凭父荫任骠骑大将军;新娘独孤伽罗年方十四,身着绣着鸾凤和鸣的红缎嫁衣,鬓边斜插累丝金步摇,一双杏眼明亮如星,行礼时身姿端正,既有少女的娇羞,又有世家贵女的从容气度。
这场婚事,是独孤信精心谋划的“士族联姻”。独孤信为北周八柱国之一,手握兵权、权倾朝野,杨忠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亲信猛将,且杨坚“龙颜戴干”的异相早已在士族间悄悄流传——相士赵昭曾私下对杨忠说:“公之子风骨非凡,当为天下君,然需历经磨难,不可急于求成。”独孤信见杨坚气度沉稳、言行有度,又深知杨家潜力,便决意将最疼爱的第七女许配给他,为女儿寻得可靠归宿,也为独孤家的未来找个有力的支持。所以《北史·独孤信传》中说“信见高祖有奇表,故以后妻焉”的记载。
婚礼当夜,红烛高燃,映得满室通红。杨坚揭下伽罗的红盖头,见她端坐床沿,便上前握住她的手,郑重说道:“伽罗,今日我杨坚娶你为妻,此生唯有你一妇,绝不纳妾,无异生之子,往后共保两家平安,同享富贵。若违此誓,天打雷劈,不得善终。”
伽罗闻言,眼中闪过惊喜与感动,她抬起头,迎上杨坚的目光,轻轻回握他的手,声音轻柔却坚决:“夫君若不负我,我独孤伽罗便陪夫君一生一世,无论顺境逆境,永不相弃。他日若夫君有大志,我必为夫君筹谋,助夫君成就大业。”
那时的两人,一个是初入仕途的少年将军,一个是初嫁为人妇的世家少女,谁也未曾料到,这句新婚夜的誓言,会成为贯穿他们的一生。
杨坚与伽罗的新婚不久,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便席卷了独孤家。北周孝闵帝元年(公元557年)末,独孤信因与权臣宇文护政见不合,被诬陷谋反,被迫自尽,独孤家的势力一夜之间土崩瓦解——子弟被流放,家产被查抄,昔日门庭若市的独孤府,转眼变得门可罗雀。
消息传来时,杨坚正在外地征战,伽罗得知父亲死讯,当场昏厥过去。醒来后,她没有哭天抢地,而是强忍着悲痛,一面派人快马通知杨坚,一面闭门谢客,将家中与独孤家相关的信物、文书全部烧毁,以防被牵连。杨家虽未被直接波及,却也因“独孤家姻亲”的身份受到宇文护的猜忌,杨忠多次被召入宫问话。
杨坚赶回家中时,看到伽罗身着素衣,端坐于书房整理文书。她的眼眶红肿,却面色平静,见杨坚归来,只是起身行了一礼:“夫君,父亲之事已成定局,我们不可再陷进去。如今杨家安危为重,我已将独孤家的信物销毁,你明日便去拜见宇文护,表明杨家与独孤家划清界限的立场。”
杨坚看着妻子强撑的模样,心中无比怜惜,上前将她拥入怀中:“伽罗,是我无能,让你受此委屈。你放心,我绝不会让你有事,杨家也绝不会抛弃你。”
此后的日子,杨坚按照伽罗的建议,对宇文护表现出“顺从”姿态,每日按时上朝,从不参与朝政议论;伽罗则闭门不出,每日只做针线、读诗书,偶尔还会亲自下厨,为杨坚准备他爱吃的饭菜,用温柔为他驱散政治上的压力。《隋书·后妃传》记载,这段时期的杨坚“常夜不能寐,后(伽罗)则陪坐灯下,为其析疑解难,至天微亮方休”,夫妻二人在风雨飘摇中相互扶持,感情愈发深厚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中国野史大甩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