费无极:春秋时期楚国少师,以谄媚狡诈闻名。因嫉妒太子建与太师伍奢的权势,蓄意构陷,最终引发楚国宫廷血案,是导致吴楚长期战乱的关键人物之一,最后因恶行败露被楚国人诛杀。
春秋末期,周室衰微,诸侯争霸,楚国作为南方大国,长期与晋国、吴国争夺霸权。楚平王即位之初,为巩固统治,一面与晋国缓和关系,一面着力培养储君太子建,任命忠直的伍奢为太子太傅,掌管太子的教育与政务,又任命费无极为太子少师,辅佐太子。
伍奢出身伍氏,其先祖伍举曾辅佐楚庄王称霸,家族在楚国有深厚的根基;而费无极虽身居高位,却因品行不端,始终得不到太子建的完全信任,他深知,一旦太子建即位,自己必然失势。因此,费无极早有挑拨楚平王与太子建关系的心思,只是苦无机会。
公元前523年,楚平王为拉拢西部的秦国(当时秦国与楚国结为盟友,共同对抗晋国),决定为太子建迎娶秦哀公的妹妹孟嬴。楚平王特意任命费无极为使者,前往秦国迎亲。费无极抵达秦国后,见孟嬴容貌绝美,远超一般女子,一个恶毒的念头瞬间在他心中滋生:若将孟嬴献给楚平王,自己必能获得君王的宠信,而太子建失去未婚妻,又会因君王的“夺妻之辱”心生隔阂,正好挑拨楚王父子关系。
就这样,费无极快马加鞭返回楚国,先于迎亲队伍面见楚平王。他故意用夸张的言辞形容孟嬴的美貌:“大王,秦女孟嬴之貌,堪称天下无双,臣遍历各国,从未见如此绝色。若让太子娶之,实乃委屈了这等佳人;大王正值壮年,何不将孟嬴纳入后宫,再为太子另寻一位女子成婚?如此既能彰显大王的威严,又不影响与秦国的盟约。”
楚平王本就贪恋美色,听闻费无极的描述,心中早已蠢蠢欲动。他虽有顾虑——夺子之妻毕竟违背礼法,恐遭朝野非议——但费无极早已想好对策,又进言道:“大王乃楚国之主,礼法本为君王所定。大王先将孟嬴安置在宫中,再以‘太子妃’的名义为太子娶一位秦国宗室女子,外人怎会知晓其中细节?至于太子,只要大王稍加安抚,他们岂敢违抗君命?”
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楚平王的顾虑。他当即采纳费无极的建议,将孟嬴秘密接入后宫,册封为夫人,随后又随便挑选了一位秦国宗室女子,冒充孟嬴嫁给了太子建。太子建虽察觉新婚妻子与传闻中的“秦女”容貌不符,但慑于父亲的威严,并未敢多问。
此事后,楚平王将费无极视为心腹,费无极见楚平王对自己愈发信任,心中的野心也愈发膨胀。他深知,太子建虽暂时隐忍,但“夺妻之辱”必然在其心中埋下怨恨,而伍奢始终维护太子,一旦太子将来即位,自己必遭清算。因此,他决定先下手为强,彻底扳倒太子建与伍奢。
公元前522年,费无极开始实施他的阴谋。他先是在楚平王面前进献谗言,称太子建因“夺妻之事”心怀不满,暗中联络朝中大臣,意图谋反。楚平王开始并不相信——太子建性格仁厚,从未有过叛逆之举——但费无极早已准备好“证据”,他暗中收买了太子建身边的侍从,让其伪造了太子与晋国使者往来的书信,信中“提及”太子计划联合晋国军队,里应外合攻破楚国都城,夺取王位。
楚平王看到“书信”后,虽仍有疑虑,但在费无极的不断煽动下,逐渐对太子建产生了猜忌。费无极又趁热打铁,进言道:“大王,太子如今驻守城父,手握兵权,又与晋国暗中勾结,若不早日处置,恐生大变。伍奢作为太子太傅,对太子的谋反计划必然知情,甚至可能参与其中——他此前多次劝谏大王,就是为太子拉拢人心,大王不可不防。”
楚平王被费无极的谗言彻底迷惑,当即下令召伍奢回都城郢都(今湖北荆州)问话。伍奢接到诏令后,深知此行凶险——他早已听闻费无极在君王面前诋毁太子,此次召见必然是为了构陷自己与太子。但作为楚国太师,他又不能违抗君命,只能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郢都。
见到楚平王后,伍奢直言进谏:“大王,太子乃您的嫡长子,又是楚国的储君,他驻守城父,是为了防备吴国的入侵,何来谋反之心?这必然是费无极故意编造谣言,意图挑拨大王与太子的父子之情,大王千万不可轻信!若您因谗言而怀疑太子,不仅会违背父子之道,还会让楚国陷入内乱,给晋、吴等国可乘之机啊!”
伍奢的直言不仅没有唤醒楚平王,反而触怒了他——楚平王认为伍奢是在为太子辩解,指责自己昏庸。一旁的费无极见状,立刻上前“补刀”:“大王您看!伍奢果然与太子同谋!他不仅不认罪,反而污蔑臣,这分明是想掩盖谋反的罪行!若今日不将伍奢治罪,他日太子与他举兵谋反,那就晚了!”
楚平王盛怒之下,下令将伍奢打入大牢。随后,他又按照费无极的建议,派使者前往城父,以“伍奢谋反,太子知情不报”为由,召太子建返回郢都。太子建接到诏令后,深知父亲已被费无极蒙蔽,返回都城必死无疑,于是在侍从的劝说下,连夜逃离城父,投奔郑国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中国野史大甩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