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思邈在医学上的成就极为卓越:他首次提出“麻风病可治”的观点,并用自己研制的药方治愈了大量麻风病人;他重视妇幼保健,着有《千金要方》《千金翼方》两部医学巨着,其中《千金要方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,书中记载了800多种药物、3000多个药方,还提出了“大医精诚”的医德准则,强调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,还要有高尚的品德。
孙思邈不仅医术高明,还注重养生之道,据说他活了101岁(一说141岁),是中国古代着名的长寿老人。他去世后,百姓为他建立庙宇,尊为“药王”,其故乡耀县(今陕西铜川)也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的圣地。
孙承宗:出身于河北高阳的一个书香世家,42岁考中进士,后担任明熹宗的老师。当时,明朝面临后金(清朝前身)的威胁,辽东局势危急,孙承宗主动请缨,出任辽东经略(负责辽东军事的最高官员)。
在辽东期间,孙承宗提出“以辽人守辽土,以辽土养辽人”的战略,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宁远(今辽宁兴城)的“关宁锦防线”,训练了一支精锐的“关宁铁骑”,还提拔了袁崇焕、祖大寿等名将。在他的治理下,辽东局势逐渐稳定,后金军队多年无法突破防线。然而,由于他得罪了权宦魏忠贤,被诬陷罢官。崇祯年间,后金军队入关,围攻孙承宗的故乡高阳。当时孙承宗已76岁,却毅然率领家人、乡亲守城。城破后,孙承宗拒绝投降,被后金军队俘虏,最终自缢身亡,其家人也有19人战死或殉节。
孙中山:出生于广东香山(今广东中山)的一个农民家庭,少年时赴檀香山(今美国夏威夷)求学,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。他目睹清朝的腐朽落后,立志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创立民国,平均地权”。从1894年创立“兴中会”,到1905年成立“中国同盟会”,孙中山先后领导了十次反清武装起义,其中最着名的是1911年的“武昌起义”,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,建立了中华民国。1912年,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,不久后为实现南北统一,让位于袁世凯。然而,袁世凯复辟帝制,孙中山又先后发起“二次革命”“护国运动”“护法运动”,继续为维护民主共和而斗争。
孙中山提出的“三民主义”(民族、民权、民生),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;他倡导的“天下为公”“世界大同”,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。1925年,孙中山在北京逝世,留下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须努力”的遗训,激励着后人继续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。
南宋诗人孙应时写过“忠义家声古,诗书世泽长”的诗句,这是对孙姓的最好注解。
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中国野史大甩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