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怪我怪我,没检查好绳子。”负责吊装的工人急得满头汗。叶东虓看着裂缝,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——这刨床是父亲当年最宝贝的工具,说明书还夹在抽屉里,用红笔标着保养要点。
“别慌。”王师傅走过来,摸了摸裂缝,“木头裂了,不一定就得扔。”他让人找来几块同样的硬木,又取来自己的工具箱,“这种老刨床的挡板是用榫卯镶上去的,我把裂的地方拆下来,重新做一块换上,保准看不出来。”
接下来的两天,王师傅就在展厅角落支起了工作台,叮叮当当修起了刨床。他先用小锯子小心地把裂了的挡板锯下来,再取新木料,按原来的尺寸画线、凿榫、打磨。叶东虓和江曼就在旁边看着,看他的手如何在木头上游走,看原本冰冷的工具,在他手里变得温顺。
修好的刨床放回原位时,谁也看不出哪里动过手脚。王师傅拍了拍刨床的侧面,像在跟老朋友打招呼:“行了,又能干活了。”
那天傍晚,夕阳透过窗户,照在刨床的金属部件上,反射出温暖的光。叶东虓突然发现,展厅里的所有物件,好像都在这光里轻轻呼吸——墨斗的线轮似乎要转动,木锉的齿纹里还卡着当年的木屑,连那只缺腿的马扎,都像是在等谁坐下来,说说过去的事。
第六章 开馆那天的阳光
开馆当天是个晴天,阳光把老楼的影子拉得很长。叶东虓特意穿了件父亲留下的中山装,虽然有点旧,却笔挺;江曼换了条棉麻长裙,裙摆上绣着简单的木花纹样。
不到九点,门口就排起了队。有头发花白的老职工,拄着拐杖,互相搀扶着;有年轻的父母,带着孩子,手里拿着宣传单;还有几个背着相机的年轻人,说是从网上看到消息,专门来拍老物件的。
李伯和周婶也来了。李伯摸着墙上挂着的墨斗,眼圈红了:“老叶要是能看见,肯定高兴。”周婶则在榫卯模型前站了很久,嘴里念叨着:“老周,你看,你的手艺有人看了。”
剪彩仪式很简单,叶东虓没请领导,只让王师傅代表老木匠们说了几句话。王师傅站在台上,手里还攥着把刚磨好的凿子,声音有点抖:“我做了一辈子木匠,就信一句话:木头是活的。你对它好,它就给你长脸。今天这博物馆开了,就是让这些活了一辈子的木头,接着给后人长脸。”
话音刚落,台下就响起了掌声,比任何时候都响亮。
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
喜欢厂院新风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厂院新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