慕容仁果然中计,把主力都派去防守陆路,大营里只剩下少量士兵。慕容恪率军突袭,一举攻破大营,慕容仁措手不及,被燕军生擒。平定叛乱后,慕容恪并没有杀慕容仁,而是把他押回邺城,软禁起来——他知道,杀了叔父,会让慕容氏内部产生矛盾,软禁既能惩罚慕容仁,又能保住慕容氏的颜面。
此后,前燕的内部逐渐稳定,百姓安居乐业,国力也日渐强盛。东晋的桓温见前燕强盛,不敢轻易北伐;前秦的苻坚,也暂时不敢对前燕动兵。
可常年的征战和操劳,也拖垮了慕容恪的身体。东晋太和二年(公元367年),慕容恪因积劳成疾,卧床不起。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,便召来慕容暐和几个大臣,嘱咐后事。
此时的慕容恪,已经瘦得不成样子,脸色苍白,说话都有些吃力。他拉着慕容暐的手,轻声说:“陛下,臣不行了。臣死之后,可任命吴王慕容垂为大将军,镇守邺城。慕容垂骁勇善战,有勇有谋,当年廉台之战,他辅佐臣击败冉闵,立下了大功。若能重用他,前燕必能长治久安。”
慕容暐是个孩子,见慕容恪病重,早已哭得说不出话,只是一个劲地点头。
慕容恪又看向大臣们,严肃地说:“诸位大人,前秦的苻坚,素有大志,他重用王猛,整顿军备,这些年一直在扩充势力。臣观其必为我燕之患,陛下和诸位大人日后务必多加防备,不可掉以轻心。还有,一定要善待百姓,减免赋税,只有民心归向燕国,燕国才能长久。”
大臣们都含泪点头:“太宰放心,我等定遵您的嘱咐。”
说完这番话后,慕容恪便闭上了眼睛,享年四十二岁。
慕容暐和百官得知慕容恪病逝的消息,无不痛哭流涕。邺城的百姓们,听说太原王去世了,纷纷自发地来到街上,为他哀悼——有的百姓烧纸钱,有的百姓哭着喊“太原王”,还有的百姓为他立了牌位,日日供奉。
慕容恪死后,前燕的局势逐渐恶化。慕容暐并没有重用慕容垂,反而因为慕容垂功高盖主,猜忌他,还听信奸臣的谗言,想杀了慕容垂。慕容垂无奈,只好带着家人投奔前秦。
前秦的苻坚见慕容垂来投,大喜过望,当即任命慕容垂为将军,还派王猛率军南下,攻打前燕。公元370年,前秦军攻克邺城,前燕灭亡。
多年后,北魏史学家崔鸿在《十六国春秋》中评价慕容恪:“太原王一生,以恩信治军,以智勇破敌,以忠诚辅政。若天假之年,前燕未必会亡,天下大势,亦未可知。”而《晋书》中那句“慕容恪为将,不事威严,专用恩信,抚士卒如子弟,故能得其死力”,更是成为后世将帅的典范。
列位,慕容恪的一生,短暂却辉煌。他少年露锋芒,中年建奇功,辅政安社稷,一生凭“恩”“智”“忠”三字,在十六国的乱世里,为前燕杀出一片天地。他或许不是最勇猛的将领,也不是最有谋略的政治家,可他却是那个黑暗时代里,难得的“仁将”——他懂得民心的重要,懂得善待士卒,懂得忠诚的意义。
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中国野史大甩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