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冀的祖父梁统是东汉开国元勋,父亲梁商承袭高山侯爵位后,凭借外戚身份(梁商之妹嫁与和帝之弟清河王刘庆),一路升至大将军,成为顺帝一朝最受信任的臣子。永建三年(公元128年),梁商的女儿梁妠被选入宫,次年被册封为贵人,阳嘉元年(公元132年)又晋为皇后,这让梁家从“功臣世家”彻底跃升为“椒房之亲”,成为东汉最顶级的外戚家族。
作为梁家嫡子,梁冀少年时便凭借父荫入仕,先任黄门侍郎,后迁侍中,不到二十岁就当上了执金吾——这是负责京城治安的要职。可梁冀对政务毫无兴趣,每日只知带着家奴出城打猎、在府中聚赌酗酒,强抢民女。可是梁商护短,助长了梁冀的嚣张气焰。后来梁冀官职升至河南尹,成为京畿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。
在河南尹任上,梁冀的暴虐本性彻底暴露。他纵容手下掠夺百姓财产,甚至将反抗的平民诬为“盗贼”,满门抄斩。洛阳令吕放是梁商的亲信,看不惯梁冀的胡作非为,便私下向梁商告状。梁冀得知后,竟派刺客在吕放回家的路上将其杀害,随后又嫁祸给吕放的仇家,连坐了一百多人。事后,他还假惺惺地向梁商请罪,梁商竟只是训斥了几句便不了了之。
建康元年(公元144年)八月,顺帝在玉堂前殿驾崩,年仅三十岁。此时,太子刘炳年仅两岁,尚在襁褓之中。梁皇后临朝听政,任命梁冀为大将军,与太傅赵峻、太尉李固共同辅政。
两岁的刘炳即位,是为冲帝。梁冀以大将军之职总揽朝政。他不断提拔自家亲信:舅舅梁显任太仆,堂弟梁让任司空,连妻子孙寿的家族都有十余人封侯。朝堂之上,凡是反对他的官员,轻则被贬,重则下狱。太尉李固是东汉有名的贤臣,他见梁冀专权,多次劝他“罢黜奸佞,任用忠良”,可梁冀根本不予理睬,反而在梁太后面前诋毁李固,说他“结党营私,图谋不轨”。
冲帝在位仅半年,便在永嘉元年(公元145年)正月夭折。皇位再次空悬,李固主张立年长的清河王刘蒜,认为“年长之君能亲政,可避外戚专权之祸”;梁冀却另有打算——刘蒜年长且素有贤名,若他即位,自己必然无法继续掌权。他私下与梁太后商议,决定立勃海王刘鸿之子刘缵为帝,只因刘缵当时年仅八岁,便于控制。
为了迫使大臣同意,梁冀在朝堂上公然威胁群臣:“清河王素有反相,若立他为帝,恐生祸乱!勃海王之子年幼仁孝,才是天命所归!”大臣们慑于梁冀的威势,大多沉默不语。唯有李固坚持己见,与梁冀据理力争。梁冀见状,竟拂袖而去,随后以梁太后的名义下诏,直接立刘缵为帝,是为质帝。李固的反对,让梁冀记恨在心,他暗自下定决心:这个李固,迟早要除了他。
质帝刘缵虽年幼,却异常聪慧。他即位后,见梁冀在朝堂上颐指气使,大臣们无不畏惧,便私下问身边的宦官:“那个总在殿上训斥大臣的将军,是谁啊?”宦官低声回答:“是大将军梁冀,太后的哥哥。”质帝点点头,将“梁冀”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。
本初元年(公元146年)六月,朝堂举行朝会。梁冀像往常一样,站在殿中,对大臣们指手画脚,甚至当众呵斥一位奏事的尚书。质帝坐在龙椅上,看着梁冀嚣张的模样,再也忍不住,脆生生地说了一句:“此跋扈将军也!”
这句话像一颗惊雷,炸响在朝堂之上。大臣们瞬间噤声,梁冀猛地回头,死死盯着质帝,眼中闪过一丝杀意——他没想到,这个八岁的孩子,竟然敢当众直呼自己“跋扈”!若等他长大亲政,自己还有活路吗?散朝后,梁冀回到府中,立刻召来心腹张恽,咬牙道:“那个小皇帝,留不得!”
张恽是梁冀的首席谋士,也是宫中的小黄门。他深知梁冀的手段,便提议用“毒饼”杀人——既隐蔽,又能伪装成“急病身亡”。次日,张恽带着一盒掺了剧毒“鸩酒之毒”的蒸饼,以“给陛下送点心”为由进入皇宫。质帝正觉得饥饿,拿起蒸饼便吃了起来。刚吃了几口,他便觉得腹痛如绞,口吐白沫,连忙召来太尉李固。
李固闻讯赶来时,质帝已经奄奄一息。他紧紧抓住李固的手,虚弱地说:“朕吃了……吃了那个饼,好难受……”李固正要让人去请太医,梁冀却突然从门外走进来,厉声阻止:“陛下只是肚疼,片刻便好了,无需医治!”李固看着梁冀冰冷的眼神,瞬间明白过来——饼是被梁冀下了毒的!可他没有证据,只能眼睁睁看着质帝在痛苦中死去,年仅九岁。
质帝驾崩后,梁冀再次掌握了“立帝之权”。他生怕李固再提议立刘蒜,便抢先一步与梁太后商议,决定立蠡吾侯刘志为帝。刘志当时十五岁,是梁太后的妹夫(娶了梁冀的妹妹梁女莹),性格懦弱,正是梁冀心中的“理想傀儡”。为了堵住大臣们的嘴,梁冀甚至伪造了“天人感应”的祥瑞,说“蠡吾侯府上空有紫气萦绕,是帝王之兆”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:(m.20xs.org)中国野史大甩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